减兰
【注释】 减兰和哀蝉留溪寓中作,次元韵:这是一首词。减兰,词牌名,由《减字木兰花》演变而成。元韵,指元代韵书。“元韵”是指元曲的押韵方法,即用元代的韵书来定韵。 心空境净:心境清静,环境宁静。 花鸟不传门外信:花儿、鸟儿没有从门外传来什么消息。 渺渺云山:渺茫的云山。 梦里虽多相见难:梦里相见虽然很多,但相见却很难。 明灯不照:明亮如灯光照耀着。 世事茫茫成瞎闹:世事纷繁复杂,像一团乱麻。
【注释】 减兰:唐教坊曲名,属大曲或法曲。 画楼:彩绘的楼房。西畔:西边。 苔痕:苔藓的痕迹。都立断:全被踏断了。 悄(qiǎo):静悄悄的样子。红窗:红色的窗户。 却:却让。鹦哥:鹦鹉,这里指鹦鹉学词。玉郎:玉人,这里指女子的丈夫。 桃根姊妹:即桃根桃叶渡。桃叶,即桃叶女,传说为战国时秦穆公的女儿。晋王献之与桃叶相恋,后遭变故分离,王献之入京后,在建业见到桃叶已为渔妇,感慨万分。 瑟瑟宫花
【注释】 扁舟:小船。西去:向西航行。生愁:产生愁苦。昏昏:模糊不清,指朦胧、恍惚。好梦:美好的梦。楼扉:门。 【赏析】 此词是写一对恋人离别后,各自思念对方,但又不能相会的痛苦之情。上片写两人分别后的愁绪。下片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态。全词构思奇巧,用典自然,情真意切,含蓄蕴藉。 开头两句“扁舟西去”,点明离别时间及地点,为下文的离愁别恨作铺垫。“两地情怀无说处”一句紧承上句,言双方虽然身处两地
注释: 晚妆刚刚结束,粉气如烟在空荡处缭绕。携手斜阳,鬓后的风味渐渐香。 偷偷移动宝鞋,就再也不会逢上那个心已变的人了。小话多时,只有花阴下的宿鸟知道。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因爱情而带来的痛苦和寂寞。全词语言细腻、含蓄,情感真挚、深切。 上片写女子刚梳妆完毕,粉香袅袅。“才子佳人”本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但此处却以女子的口吻道来,别有一番滋味
【解析】 “木樨花发”一句点明时节,即秋季;“挨近罗衣”两句描绘的是女子与男子在花边约会的情态。“黄昏归路”三句则写女子回家后的情境。 【答案】 译文:木樨花盛开的时候,我们曾在花边约会。挨近了罗衣,替掠烟鬟未整丝。黄昏时归家的路上,辨不分明烟外的树。月光下疏帘轻摇,一丈桐荫绿到檐。 注释:木樨:桂花。发:开花。记向:记得向。宿约:约会。挨近:靠近。罗衣:丝绸衣裳。替掠:替人梳理,这里指替人理发
【注释】 减兰:一种词牌名。题秦次游中翰光弟室人杨药生女史贞淑画兰遗扇:这是一首闺情词,写的是闺房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怀。秦次游,字子高,中书省舍人。中翰,即翰林学士。 【赏析】 “减兰”是词牌名。“秦嘉帷帐”句:秦嘉在帷帐中织布。秦嘉,东汉文学家,作《赠妇诗》三首。“明镜宝钗”句:镜子里照见的是宝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而不是自己的面容。“香草缠绵”句:香草象征着对丈夫的依恋之情
【注释】 减兰:词牌名。隔院闻弦管声:隔着庭院听到院内的弦乐之声。 舞红歌翠:指男女在宴会上歌舞娱乐。 酒座寻常拼一醉:在酒席上,常常借酒助兴。 瞢腾:迷糊,昏沉。 不解伤心不会听:听不懂曲调的悲凉之处。 锦毹春艳:指艳丽如锦的地毯。 帘外梅花偏冷澹:梅花在帘外,色彩显得淡雅。 花是愁根:梅花是忧愁的象征。 生怕重销笛里魂:怕再次听到让人伤心的笛声。 赏析:
减兰题张绿卿女史折枝兰画扇 【注释】 烟罗倩影:形容女子的身姿如烟雾般朦胧,如同罗裙般轻盈。 风约幽香:形容女子的身姿如同被风吹拂,香气四溢。 诗味冷:形容女子的诗词韵味深沉。 一叶无须:形容女子的美貌如同一片叶子般自然纯净。 碧玉天然韵有馀:形容女子的容貌如同碧玉般清纯高雅,韵味无穷。 素心谁见:形容女子的内心纯洁无瑕,没有人能够看到。 瑟瑟潇湘秋思远
注释: 叶长,指兰叶很长。 钏动,形容手腕上的镯子轻轻摆动。 数朵,指许多朵。 微雨吹檐,微雨洒落于屋檐上。 墨气花香,用墨和香气来形容兰花的香味。 同心并蒂,指花朵中心有一颗小果实,像一对并蒂的莲花,象征着永不分离。 小印鸳鸯,指小印章上雕刻着鸳鸯图案,与前面的“同心并蒂”相呼应。 秋水池台,指秋天的池塘边,荷叶凋零,水波荡漾。 不放纤尘上纸来,意为不要让尘埃落在纸上。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内容要点、评价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依据诗歌的注释和关键词进行理解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对译文中的重要词语加以注释,并最后给出赏析。 “减兰舟次皋亭,桃花谢三日矣,怅焉填此”,首句点明时令为春末夏初。“减兰”,即减字木兰花慢,是宋词一种曲调名,又名《惜香衾》、《玉楼春》。“皋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