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钏动。数朵参差窥石缝。微雨吹檐。墨气花香共一帘。
同心并蒂。小印鸳鸯红压尾。秋水池台。不放纤尘上纸来。

注释:

叶长,指兰叶很长。

钏动,形容手腕上的镯子轻轻摆动。

数朵,指许多朵。

微雨吹檐,微雨洒落于屋檐上。

墨气花香,用墨和香气来形容兰花的香味。

同心并蒂,指花朵中心有一颗小果实,像一对并蒂的莲花,象征着永不分离。

小印鸳鸯,指小印章上雕刻着鸳鸯图案,与前面的“同心并蒂”相呼应。

秋水池台,指秋天的池塘边,荷叶凋零,水波荡漾。

不放纤尘上纸来,意为不要让尘埃落在纸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兰花为主题,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首联“叶长钏动。数朵参差窥石缝。微雨吹檐。墨气花香共一帘”,通过描写兰花叶片长长,随风摆动,花瓣参差不齐地探出头来,以及微雨打在屋檐上,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同时,也暗示了兰花的美丽与娇媚。

颔联“同心并蒂。小印鸳鸯红压尾”,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形态,同心指的是花朵的中心有两颗相连的小果实,就像夫妻一般,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不渝。而鸳鸯则是双飞的鸟儿,象征着爱情的忠贞不渝。这里的小印鸳鸯红压尾,则是指小印章上的鸳鸯图案,与前面的“同心并蒂”相呼应。

颈联“秋水池台。不放纤尘上纸来”,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池塘景象。池塘边的荷叶已枯萎,水波荡漾,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不放纤尘上纸来”则是指不让尘埃落在画纸上,寓意着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尾联“减兰题潘惺斋同年鸥波馆写兰图”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提到了潘惺斋是作者的同年,而他们在鸥波馆中一起创作了一幅兰花画。这里的“减兰”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每句七言两句,共有四仄韵。而“潘惺斋”则是作者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