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湿蝉衣,绕池塘、数里藕花开遍。双桨破烟痕,垂杨底、略有嫩风勾绾。篷窗试启,冷香如梦浮清浅。借得沧浪容一枕,卧听棹歌声远。
最怜那日西湖,记招蝶、盟鸥段家桥畔。凉约美人寻,花阴动、秋在湘裙罗扇。轻盈易别,采芳空寄瑶琴怨。输与鸳鸯三十六,长是水云闲散。
南浦·从玉田本题岳馀山鸿庆闹红一舸图
疏雨湿蝉衣,绕池塘、数里藕花开遍。双桨破烟痕,垂杨底、略有嫩风勾绾。篷窗试启,冷香如梦浮清浅。借得沧浪容一枕,卧听棹歌声远。
最怜那日西湖,记招蝶、盟鸥段家桥畔。凉约美人寻,花阴动、秋在湘裙罗扇。轻盈易别,采芳空寄瑶琴怨。输与鸳鸯三十六,长是水云闲散。
赏析:
《南浦·从玉田本题岳馀山鸿庆闹红一舸图》是清代诗人黄燮清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以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
首句“疏雨湿蝉衣,绕池塘、数里藕花开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雨水比作蝉衣,形象地描绘了雨丝如蝉衣般细密地覆盖着池塘,使得荷叶上满是水珠,仿佛披上了一层蝉衣。接着,“双桨破烟痕,垂杨底、略有嫩风勾绾。”则通过双桨划破水面留下的烟痕,以及嫩风吹拂下垂杨树的婀娜身姿,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第三句“篷窗试启,冷香如梦浮清浅。”则是对篷窗中微开的窗户所闻所见的描述。这里的“冷香”并非实际的香气,而是用来形容篷窗外朦胧的景象如同梦境一般美丽迷人。同时,“浮清浅”暗示着这种美景虽然美丽却难以触及,只能留在人们的心头。
最后一句“借得沧浪容一枕,卧听棹歌声远。”则是作者在船上小憩时的情景。他选择了一个静谧的地方,借助沧浪之水来休息。在这里,他静静地听着船夫们唱着歌离去的声音,那份宁静和满足感让他感到心旷神怡。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词中景物的欣赏,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喜悦,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