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岳
过泾阳 湿雾经旬淹白日,晴峰今日倚丹霄。 颓坡荷锸开榛径,缺岸横槎接野桥。 玉节北来鸿信断,金城西去马蹄遥。 汧阳县郭居人少,风露高秋夜寂寥。 注释: - 过泾阳:经过泾阳(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的诗句。 - 湿雾经旬淹白日:长时间的雾气笼罩了整个县城,使得原本晴朗的天空也变得灰蒙蒙的。 - 晴峰今日倚丹霄:晴朗的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丽,如同直插云端。 - 颓坡荷锸开榛径:诗人手持铁锹
【诗句】 1. 图史潇潇出帝京,两街驺从罢将迎。 2. 九天气肃惊先冷,六月阴多苦未晴。 3. 病骨赐归明主惠,芳郊追饯故人情。 4. 曹家亭子相思处,况是今宵听雨声。 【译文】 1. 图卷和史书在潇潇洒洒地从帝都出来时,两街上的马车夫和随从已经结束迎接。 2. 九月天气寒冷,天空中一片肃杀的气氛让人感到害怕,尽管六月阴云密布,但仍然没有放晴。 3. 被皇帝赐给病弱的身体,我感激朝廷的恩惠
【注释】 久侧班行乏寸裨:长期在朝廷中,没有作出过任何贡献。 故山归去自嫌迟:所以山里的官位我不愿接受。故山:指隐居的山林; 柳下称三黜:指孔子三次辞官不就。柳下惠三黜(cuì):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柳下惠三次辞让官职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屡试不中。 关西谢四知:指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关西:指函谷关西边,这里借指隐居的地方; 沧洲:江湖中水深的地方,泛指隐居之地
【注释】 奉简汪闲斋少宰:这是作者写给汪闲斋少宰的一封信。 奉简:指回信,回音。 闲斋:书房。 少宰:古代官名,宰相之职。 多年结屋山中卧:多年来在山林里隐居。 底事移家更入城:为何要离开山野,进入城中居住呢? 大隐无心仍避俗:大隐士没有世俗之心,还是避开世俗生活。 幽居何地可逃名:隐居在何处才能逃避名利呢? 朝端佐理谁耆旧:朝廷上辅佐国政的是谁呀? 海内论心此弟兄:在天下人心中都有兄弟情谊。
【解析】 本首诗是杜甫送别朋友朱必东的一首诗。此诗前二联写朱必东还乡,后四句勉励其为国尽忠。诗人对朱必东寄予厚望,认为他归国之后必将为国尽忠,为国家效力。全诗情感真挚,意蕴深厚,感人至深。 【答案】 译文:仍然穿着那件初次穿上的衣,返回故乡树林中,誓死效忠,不愧南金。一句话道出了君主之情,万死也感激朝廷恩情之深。更看一贫如洗的节操,岂能因暂时受挫而辜负远大的心愿?白发人却为国家感到惭愧
诗句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龙王庙前泲水浑,南旺闸口势平吞。 - 龙王庙前泲水浑:描述了龙王庙前的泲水浑浊不清的景象。泲(hé)水,指的是黄河的一部分,流经河南、山东等地。这里的“浑”形容泲水的水质不清澈,可能因为河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沙或污染物。 - 南旺闸口势平吞:描述的是南旺大坝闸门口的景象,意味着南旺大坝的闸门口地势平坦,水流能够顺畅地吞没。南旺大坝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关键词: "优老"(对老年人的恩惠) - 注释: 这首诗是赠给白司寇的一种敬意,表达对他因年迈而退休的尊重。 第二句 - 关键词: "都门设帐" - 注释: 在首都设帐,意味着为白司寇设立帐幕,为他提供庇护,共商国事。 - 赏析: 表达了对白司寇深厚的敬意和期待他能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心情。 第三句 - 关键词: "孤卿位重心逾下" - 注释: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赏析诗句,首先读懂诗的内容,理解其表达的主题;然后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如修辞、抒情等;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答题时,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注意从语言特点、表现技巧、主题思想等方面作答。 “迂程百里访夫君,层碧楼高隐白云。”这是写自己千里迢迢来到汪石潭家拜访他。“迂程”即长途跋涉的意思,“夫君”即丈夫(这里指汪石潭)
【解析】 “辞朝有感”:离开朝廷时感慨。“积雨长安尘不飞”,长安城上空积雨未干,但已无尘土飞扬。“宫壶漏尽启严扉”,宫廷里的计时器(壶)滴水已尽,于是打开宫门。“云开曙色分驰道”,天刚破晓,云消雾散,阳光照耀下,大道上分外明亮。“风递钟声出禁闱”,随着一阵清风,钟声从宫门中传出。“薄劣可能禆衮职”,我才能浅薄低下,可能妨碍了皇上的圣明治理。“衰残得遂解朝衣”,我已衰老不堪,得以在朝中卸下官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它描述了诗人在广视堂观看汤完之的卷轴时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倚空长啸忆孙登,泽国风光老客情。”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对着远方的风景长啸的场景。诗人回忆起孙登,他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士,与世无争。这里的“泽国风光”指的是江南的水乡景色,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天尽平芜吟里望,风回极浦坐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