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注释】 五更梦压关山重:五更天的时候,梦中的关山重重地压在心头。五更,古代计时以夜半为一更,五更即五更天,是深夜时分。 晓风鞍背吹醒:早晨微风吹拂着马鞍,把我从梦中唤醒。晓风,早晨的微风。鞍背,马鞍上。 堠裹鸡声,岩飘虎气,人与万山俱冷:驿站上的鸡报时声,山上的老虎气息,使人心旷神怡,但四周一片苍凉。堠,古代设在路边或要道上用以报警的土堡;也作“堠子”,指烽火台上的望楼。虎气,形容虎威凌厉之气
【注释】 台城路:词的调名。出都:离开京城。梁选堂:梁鼎芬,字梅村,浙江仁和人,清道光、咸丰年间曾任礼部主事,后官至御史,为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学者。申江:长江。申江旅次:在长江边停留住宿。酒边剪烛:指在喝酒时,在烛光中剪烛,即饮酒赋诗。京华:指北京。泚笔言愁:泚笔,用笔蘸墨的意思。言愁,表达忧愁。青衫司马,乍听秋浦(pǔ)鹍(kūn)弦:青衫司马,唐代白居易曾自号“乐天”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 出都:离开京城。 梁选堂:梁鼎芬。 申江:指江苏松江府,今属上海。 泚笔:用笔沾酒,写文章。 青衫司马:唐白居易曾官太子少傅,因居易常穿青布衣,人称青衫司马。 秋浦: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南陵县。 春风:春日。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湘栊:湘江边的楼阁。 玳梁:象牙装饰的屋梁。 云英:《列仙传》载,云英是汉武帝宠妃王夫人所化。 兰堂:兰花芬芳的堂屋。《列仙传》载
台城路是宋代词牌名,此词上片写六朝古都的荒凉景象;下片写登雨花台时的情景与感慨。 六朝(南朝宋、齐、梁、陈),指南京(今江苏南京)、扬州(今江苏扬州)、建业(今南京)、姑苏(今苏州);秋,泛指荒废;台城路,台城路,即台城路中,指南京秦淮河北岸,六朝故都。鞭丝:指鞭梢,古代出行用的马鞭。“十年重到”二句说自从六朝灭亡后,我十年没有回到这个旧地。废苑离宫,指台城路一带的废墟。残云剩水,指台城中的遗迹
台城路,散策寻春,经澹台墓作 斩蛟沈璧何年事,茫茫浪淘千古。宰树愁春,高城翳日,陈迹难寻抔土。怀方去鲁。有三百同游,道开吴楚。友教诸侯,载书江介气如虎。 注释:台城路,泛指游览的名胜之地。斩蛟沈璧:传说大禹治水时,曾杀死一条蛟龙并把它的甲骨沉在河底,用以镇守洪水。后因以“斩蛟沈璧”为典故,表示能镇服强敌、治理国家的才能。茫然:茫茫无边的样子。浪淘:冲刷、冲洗。陈迹:旧迹,遗迹。怀方:怀念故乡
【注释】 虬柯:指树木。虬,盘曲的样子。苔蚀金源字(金源,金朝的国号): 指树根上长着的苔藓侵蚀了“金”字,就像古代帝王的名字。𦉥象山河(𦉥象,即山形似象):指山形像象。枝悬日月(树枝高悬在日月之间),形容树高耸入云。宸游清撰:皇帝的游玩之地。清撰,清幽的撰写。霞轩雾卷:指日出和日落的景象。黛拂天眉(黛,指青黑色的山): 山色倒映在天上,好像眉毛一样。镜平波面(镜子平放在水面上):
台城路重过金陵 【注释】①石城:南京别称。②花如雾:形容落花纷纷。③催归雁程秋晚:秋天,大雁南飞回巢,催促人归。④飙(biāo)轮:旋风,疾风。⑤吴云:指秋天的云。⑥枫叶:指秋天的树叶。⑦砑(yà)笺:用蜡纸制成的信纸或写字的纸张,表面平滑,故名。⑧乌衣巷:南京城南一条街,唐代时为富贵人家聚居的地方。⑨春人:春天来的人。⑩零箫剩管:箫与笛都已吹尽。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明确试题的考查方向、考查要点,以及命题人通过设题所要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点。本题是考查对古诗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含义时要注意:不要丢掉关键字词;不要弄破句子结构;不要反复读错字。注意“黦”和“邮”等字的书写。 【答案】 (1)台城路上元后一夕雨,(《寄人》其一) 次舟丹阳,小病赋寄闺人(《寄外二首》) (2)不多时候窗儿黑,雨声又催人起
豁蒙楼上凭阑处,萋萋又生春草。桑泊维舟,台城散策,都是游踪曾到。兵氛乍扫。叹白首重来,故人偏少。赖有英华,共穿云路步深窈。 【注释】豁蒙楼:在南京城内鸡笼山上。萋萋:形容草木繁盛。桑泊:泛指水边。维舟:系船。山光凝黛似洗:山色青翠如洗。蜀道:指四川的山路。京华旧梦:指京城的旧梦。浮生悟了:领悟到了人生的无常。榜换银钩,壁空纱罩:指科举考试中的榜文换了,墙壁上的字画被剥落。 赏析
台城路咏枯树,和鹓雏韵 绿阴青子苕溪畔,先教杜郎愁赋。睍睆啼莺,流连戏蝶,往事不堪回顾。游春味苦。甚花境全休,草芽方怒。谩抚修篁,欲参禅语更非故。 婆娑生意尽矣,又支离似此,难中斤斧。剩叶辞枝,留根障水,几阅江风岚暑。形模细数。认夕照明边,乱云堆处。代少营丘,倩谁同画取。 注释:在苕溪边的绿色植被中,有一株已经枯萎的树木,这使诗人杜牧不禁感到惆怅,他想要为它作一首诗。这首诗以“婆娑”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