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台城路 麦尘波暖闲鸥梦,盟鸥又添佳士。柳浪平桥,梅阴小屿,游屐一双初试。荷花桂子。漫凉入陂塘,月明山寺。半筑云窝,半邻酒市半茶市。诛茅曾记旧隐,自逋仙去后,何限芳思。画里偎香,吟边饮绿,分列琴樽图史。儿童笑指。笑蝴蝶飞来,坠红黏翅。点染春浓,两峰凝翠紫。 注释: 1. 台城路:词牌名。 2. 麦尘波暖:麦子收割后留在田里的尘土被波浪冲刷干净,使得湖水变得温暖。 3. 闲鸥梦:悠闲的鸥鸟之梦
【注释】 ①台城路:词牌名。 ②一重帘子:指屏风、帐幕等隔开的空间,也指一种帘子。 ③新秋:初秋。阑暑:暑气尚未消尽。 ④香兽金疏:香炉上雕花的装饰品。 ⑤酒螺翠减:指用酒螺制作的首饰颜色已褪去。 ⑥文窗:有雕花图案的窗户。 ⑦听雨:在雨中倾听。 ⑧黄梅:夏季雷阵雨的别称。 ⑨夕阳红驻:夕阳余晖留在天边。 ⑩玉井阑:井边石栏。 ⑪候蛩(qióng)语:蟋蟀的鸣声。 ⑫罗纨:丝织品,泛指丝织品。待
【注释】: 南湖:指西湖。绿净:形容湖水清澈碧绿。无今古:不因时间而改变。年年:每年。红湿:夕阳映照下的红色水面。卖酒人家:卖酒的酒家。试香:试新花。池馆:池塘边的亭台馆舍。一样:相同。帘波:帘后的水波。三尺:一丈(古代长度单位)。荒凉:衰败破落。曲曲阑干:曲折婉转的栏杆。旧日妆台:旧日梳妆的台子。杏梁:红色的屋梁,常借指女子。除是燕相识:只有燕子能识别它。 袈裟:和尚穿的衣服。初地:刚刚开始时
台城路 一家终日楼中住,千株万株华绕。借月传神,团香入指,点笔嫩寒春晓。鸥波梦悄,正写出双身,索来双笑。如水瑶台,问君修得几生到。和云低覆纸帐,看床头卷轴,深护多少。玉茗清才,缟衣仙侣,蛾绿两弯刚扫。重商画稿,记东阁吟馀,西湖吹老。解事雏鬟,并栖怜翠鸟。 注释: 1. 楼中住:在高楼中居住。 2. 千株万株华绕:形容花木繁盛,如同千株万株围绕着楼。 3. 借月传神:用月亮来传达情感或意境。 4
【解析】 “台城路”即题目所指。 “两三闲屋临湖岸,青山对人如笑”两句,点明题意。这两句诗写景抒情,以景衬情。作者先描写自己居处环境,再写与友人的交往。诗人在湖岸边建有三四间房屋,青山环抱,风景宜人,十分幽静;而诗人又常与朋友往来,谈诗论文,十分欢洽,仿佛青山也对他们笑眯眯地点头致意。 “十里莺花,半床书画,仙吏合居蓬岛”三句,写自己与友人的交往。诗人说,他们常在一起品茶论诗,吟诗赋词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平韵。 渡江桃叶歌,指《桃叶歌》,南朝民歌之一。 “伤”:悲叹。 “竟”:终了。 “打桨”,指划船。 “想煞”:想得厉害。 “护花”:《诗经·小雅·采薇》中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后来用它来比喻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有障掩”:即有遮拦、遮挡的意思。 “妆阁”,指女子装饰用的梳妆台。 “肩随”:指女子跟在男人身后。 “画帘”
台城路闲庭寂寂,春光暮矣,旧恨新愁殊不禁,枨触于怀也。 飞花竟逐春光去,年华暗惊催箭。梦断难连,酒残易醒,怅触离宫荒苑。天涯路远。纵消息青鸾,好春愁晚。数遍阑干,回肠一曲一回断。 注释:台城路(词牌名),即《台城路·春情》,是唐婉的一首词。台城路:唐教坊曲名。又名《台城游》、《台城乐》。单调三十二字,五句五仄韵。此调以欧阳修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又名“玉楼春”、“红叶杏花歌”。双调,六十四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六句四仄韵。 嫣然酒颜新醉:形容女子的美貌。嫣然,笑貌美好。酒颜,泛指美艳的容颜。新醉,刚刚饮过而显得精神饱满。 驿路:驿站之间的小路。 断霞横抹夕阳外:断霞,即残阳。一抹,一色。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离别前的情景。开头二句是说,在晚秋的时候,枫林里的霜痕已经染上了红色,美丽动人。第三句是说
台城路是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一种词牌名,此词为作者在城南仁王寺散步时所作。 全词如下: 幽蝉爱向斜阳语,声沉丛丛烟树。曲水流迟,西风转易,几叶秋无寻处。孤吟谁与。对冉冉轻晖,萧萧荒趣。冷到鱼天,疏罾收了远山暮。 清游顿惊非故。任人归野店,灯催城鼓。水蓼花疏,岸枫叶落,漫忆题红前度。扁舟自去。待挈榼盟鸥,展襟偕鹭。忆旧无凭,相看怎似汝。 注释: 幽蝉:指秋天的蝉叫声 爱:喜欢,喜爱 向:面对 斜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我们来看第一首诗《台城路》。 晨红才射南窗影,犀帷被谁惊起。啅雀争枝,寒梅吐萼,搅得雪花都坠。暗香簪未。早湿了当风画罗衣袂。简点熏笼,辟邪炉火陷灰细。 昨日回忆并坐。问何曾酒酽,宿酲如是。橄榄浆酸,蛤蜊汤俊,犹道不消残醉。曲屏斜倚。看旧扫眉峰,渐低穹翠,半枕瞢腾,到日高翻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