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廷柱
【注释】益之:即张益之,诗人的友人。菰蒲(gu p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根状茎发达。摇飏:随风飘动。秋江:秋天的江水。扁舟:狭长的小船。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秋日江上垂钓的画面。首句“高岸经霜叶半红”写江边高岸上的树木在秋风中经受着严霜的打击,叶子一半已经变成红色;第二句“菰蒲摇飏白蘋风”写河洲上的芦苇、蒲草在微风吹拂下,随风起伏,像一片白色的帆影
注释:百尺高的白玉台高耸入云,三座山峰半露在小蓬莱之上。松树长成苍龙的样子,谁能允许青田的白鹤来往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仙台松鹤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百尺高寒白玉台,三山半露小蓬莱”,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仙台的高耸入云,以及三山小蓬莱的美景,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次句“长松尽作苍龙态,谁许青田鹤往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松树的雄壮姿态
飓初定 叶欹花仄恼莲塘,湖水新添二尺强。 莫笑诗翁清兴减,晨兴扶杖看沧浪。 注释: 1. 飓初定:飓风刚刚平息。 2. 叶欹花仄:荷叶斜倒,花朵倾斜。 3. 恼莲塘:使莲花塘感到烦恼。 4. 湖水新添二三尺强:湖里的水涨了大约两三尺高。 5. 莫笑诗翁清兴减:不要笑话我兴致减退了。 6. 晨兴扶杖看沧浪:早上起床扶着拐杖观赏沧澜江(即洞庭湖)的景色。沧澜江是洞庭湖的别称。 赏析:
【注释】 蒲石:一种草,即蒲黄。 异品曾书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性各不相同。 服之有法可长生:服用它可以使人寿命增长。 冰厓雪壑无人迹:冰崖雪谷中没有足迹。 香压筠筐手自擎:香味压倒了竹筐而自己拿着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中赞美蒲石的奇特功效和美好质地,表现了作者对它的珍爱之情。首句点明“蒲石”为药,次句说这种药能令人长生不老。三、四两句写“蒲石”在冰雪覆盖的山岩中生长
涿郡张守四咏 其二 嘉谷生郊 范阳产嘉禾,一茎穗三四。 老农骇相告,具目睹兹异。 至和所薰蒸,萃此耕穫地。 祯祥不徒来,无乃表仁治。 借问治为谁,召父劳抚字。 注释:涿郡(今河北省的涿州市):在今河北省中部。张守:指张方平,字乐史,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县):在今北京市南。 嘉禾:古代认为吉祥之物。一茎穗三四:形容禾苗繁茂,穗儿密布,一穗有三四根。老农骇相告
注释:飞霜崖上,有一座高台。冻雨淋湿了我的官袍。我尝试站在山头相对而立,那高耸险峻的山峰似乎要和我争高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飞霜崖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力。诗中通过“飞霜崖”、“霜台客”等词汇,生动地勾勒出飞霜崖的险峻壮丽,同时通过“冻雨淋漓湿豸袍”等细节描写,传达出诗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坚韧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中的“试向山头立相对”一句
注释:饮秋高亭,指的是在秋天里登高饮酒。天藏仙境不知年,新作高台更凿泉,指的是在山顶上建起了一座高台,还在山下凿了一个泉水。罗立秀峰三百里,一齐飞翠到芳筵,指的是从山脚到山顶有三百里的路程,所有的树木都长满了翠绿色的叶子,全部飘到了酒席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诗人以“饮秋高亭”为起点,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境界。在这里
【注释】 1. 东溪:地名,在四川成都。草堂:德望所建。 2. 胜:美。 3. 环:围绕。 4. 合:流。 5. 琅(láng): 一种石头,青绿色的小石头。 6. 三琅:三块青绿色的小石头。 7. 翠玉削:形容石色青绿如翠玉。 8. 石鼓:指大石。 9. 苍烟:指烟雾。 10. 主人:指德望。 11. 抱膝啸云壑:抱膝坐在山岩上,大声呼啸,仿佛在和山林对话。 12. 撚须咏风澜:捻着胡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病中偶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伏枕意无聊,默默北窗晚。 解释: 1. “伏枕”指躺卧在床,形容病中卧床休息的状态。 2. “意无聊”表示心情烦闷,无所事事。 3. “默默”形容静默无声。 4. “北窗晚”指的是傍晚时分,从北方的窗户望向外面,时间是晚上。 庭柯长新绿,颓照送馀暖。 解释: 1. “庭柯”指的是庭院中的树木。 2.
【注释】 涿郡:指今河北的涿县、固安县等一带。张守:官名,即张公谨。四咏:指《咏史》四首之一。其一:“飞蝗避境。” 【赏析】 诗是赞美太守治理有方,使飞蝗不敢侵犯,而百姓却称颂其功。 【译文】 涿郡人称赞太守的治理,以往的事情耳熟能详。 飞蝗正要遮蔽天空,涿郡唯独不受害。 不是什么东西被驱赶,好像避开它不敢聚集。 小小的蝗虫也知道回避,它的柄儿应该掌握。 老百姓说这是太守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