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意无聊,默默北窗晚。
庭柯长新绿,颓照送馀暖。
方欣春易回,复叹岁难挽。
多病过从稀,转觉意疏懒。
三年窃君禄,循省每怀赧。
堂堂执法庭,岂合容樗散。
岧峣海上峰,苍翠如在眼。
老亲倚门望,游子何当返。
古道薄三公,归驾岂应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病中偶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伏枕意无聊,默默北窗晚。
解释:
- “伏枕”指躺卧在床,形容病中卧床休息的状态。
- “意无聊”表示心情烦闷,无所事事。
- “默默”形容静默无声。
- “北窗晚”指的是傍晚时分,从北方的窗户望向外面,时间是晚上。
庭柯长新绿,颓照送馀暖。
解释:
- “庭柯”指的是庭院中的树木。
- “长新绿”表示树叶茂盛,呈现出新绿色。
- “颓照”指夕阳斜照,光线柔和。
- “送馀暖”是指夕阳的余晖给房间带来了温暖的感觉。
方欣春易回,复叹岁难挽。
解释:
- “方欣春易回”表示刚刚感到春天的气息容易回来。
- “复叹岁难挽”则是感叹岁月难以挽回,时光流逝。
多病过从稀,转觉意疏懒。
解释:
- “多病”表明身体不适,可能患有多种疾病。
- “过从稀”说明因病减少外出和与人交往。
- “转觉意疏懒”表示因为健康问题,感到精神不振,懒散。
三年窃君禄,循省每怀赧。
解释:
- “三年”指的是过去连续三年的时间。
- “窃君禄”意味着偷取君王俸禄,暗喻自谦或自嘲。
- “循省”意为回想、反省。
- “每怀赧”即每次想起来都觉得惭愧。
堂堂执法庭,岂合容樗散。
解释:
- “堂堂执法庭”形容自己所在的职位高且有威严。
- “岂合容樗散”用“樗散”比喻无用之人或事物,表达了对庸才的不屑和不满。
岧峣海上峰,苍翠如在眼。
解释:
- “岧峣”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海上峰”可能指的是位于海角的山,给人以壮丽之感。
- “苍翠如在眼”描绘了山峰郁郁葱葱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老亲倚门望,游子何当返。
解释:
- “老亲”指的是年迈的父母。
- “倚门望”描绘了父母期盼子女归来的情景。
- “游子”指外出漂泊的儿女。
- “何当返”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无奈之情。
古道薄三公,归驾岂应远。
解释:
- “古道”可能指古老的道路,也可能暗示着历史的沧桑感。
- “薄三公”可能是指地位不高,不被重视。
- “归驾”指回归朝廷或家园。
- “岂应远”表示不应该远离家乡,应该尽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赏析:
杜甫的这首《病中偶成》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提到的疾病、衰老、亲情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深沉,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