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水天下希,潜溪龙门尤绝奇。
群峰峻极河汉上,一峰独立芙蓉陂。
先生结庐在其下,文追班扬兼贾马。
遂令此山增壮观,野有朴樕皆梧槚。
上清道士方方壶,乘兴为作潜溪图。
丹崖翠麓神仙居,东望日出树如苏。
溪流穿林还度谷,十里一达五里伏。
龙湫吐景生白虹,藤萝振雨松呼风。
却忆往时清夜月,帝女乘云下天阙。
钟镛铿鍧萧鼓发,霓裳羽衣飘灭没。
初平骑羊前启行,长髯鬖髿飞玉霜。
秦娥吹笙玄鹤舞,牵牛河鼓凝寒芒。
相思迢迢频入梦,梦驾两鸾从一凤。
觉来毛发犹爽淅,目送征鸿度空碧。
山有蔬,水有鱼,幽涧有泉清可𣂏。
何时上疏乞骸骨,寄声先遣双飞凫。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群峰峻极河汉上
- 诗句释义:群山巍峨,直插云霄,仿佛触及了天河。
- 关键词注释:群峰峻极:形容山峰高大、陡峭,难以逾越。河汉:古代对银河的称呼。上:形容词,表示状态。
- 赏析:此句描绘了金华地区山峰的雄伟壮观,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 一峰独立芙蓉陂
- 诗句释义:在这群山峰中,有一座峰特别突出,宛如独立的一朵荷花。
- 关键词注释:芙蓉陂:一种水塘或池塘,形状似荷。独立:单独存在,与众不同。
- 赏析:诗人以“芙蓉”喻峰,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独特与美丽。
- 先生结庐在其下
- 诗句释义:有一位先生在此山下建造了小屋,过着隐逸的生活。
- 关键词注释:结庐:建房居住,泛指居住。在下:处于某物之下。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和心境,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文追班扬兼贾马
- 诗句释义:他的文学才华与班固、扬雄、贾谊、司马相如等人相当,堪称一代文豪。
- 关键词注释:班固(班彪)、扬雄、贾谊、司马相如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文追:追求文学成就。兼:并列,同时具备。
- 赏析:诗人对这位先生的才能给予高度评价,展现了对他文学造诣的认可。
- 遂令此山增壮观
- 诗句释义: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这座山变得更加壮观。
- 关键词注释:遂令:因此导致,结果。此山:这里指金华地区的山脉。
- 赏析: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先生对于山的壮丽景象的重要性。
- 野有朴樕皆梧槚
- 诗句释义:山野间生长着许多树木,有朴树、樕木等,都是桐树的别名。
- 关键词注释:朴樕:朴树和樕木,两种不同的树木。皆:都,全部。梧槚:桐树的别名。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金华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 上清道士方方壶
- 诗句释义:一位上清派道士方方壶正在创作一幅画,描绘的是潜溪图。
- 关键词注释:上清:道教中指仙境或高洁境界。方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容器,用来盛装水和酒。画:绘画作品。方方壶在这里可能是指画中的道士形象。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方方壶作为画家的身份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场景。
- 丹崖翠麓神仙居
- 诗句释义:丹崖、翠麓,是形容山水之美,如同仙人所居。
- 关键词注释:丹崖:红色岩石的山坡。翠麓:绿色山坡。神仙居: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地方。
- 赏析:这句诗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联想到仙境般的环境。
- 东望日出树如苏
- 诗句释义:向东望去,太阳初升,树林仿佛被染成了绿色,犹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所描绘的景象一样。
- 关键词注释:东望:向东看,此处形容视野开阔。日出:太阳升起。树如苏:比喻景色优美如画。苏轼(苏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日出和树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 溪流穿林还度谷,十里一达五里伏
- 诗句释义:溪流在树林间穿梭,时而穿过山谷,时而消失在谷底,形成了曲折迂回的美景。
- 关键词注释:穿林:指溪流在树木间穿行。还度谷:再次穿越山谷。十里一达五里伏:形容道路迂回曲折,有时十里可达目的地,有时五里便需回头。
- 赏析: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溪流穿林过谷的动态美和道路的曲折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金华山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雅士生活的高度赞美。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使得语言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通过对金华山水的细致描写和对文人雅士生活的赞美,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