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廷柱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包括对诗中意象的理解、诗句情感的把握。 “客路”“倦客”是全篇的感情基调。“倦客将投宿”,“倦客”是诗人自己,“将”,将要;“投宿”是住宿;“村家已吠尨”,村家的狗开始叫了;“尨”,古代对狗的称呼。诗人刚要投宿,就听到村狗在叫。这两句写诗人投宿前所遇到的困难和感受。“倦”字写出了诗人旅途奔波的疲惫,也表现了诗人急于求得休息的心情。 颔联“溪烟初隐屋
岁暮辞诗社,寒空激剑歌。 岁末辞去诗社的聚会,寒空中响起了激扬的剑歌。 日高苍岛静,天阔碧山多。 太阳升高时,青翠的岛屿显得更加宁静;天空宽阔无边,青山也显得更加茂盛。 世事浮云幻,光阴健翼过。 世间的事如浮云般变幻无常,时间却像强健的翅膀一样飞逝而过。 长吟梁甫者,天意竟如何。 常常吟咏《梁甫》的人,究竟命运如何呢? 注释:次静夫留行韵:次静夫是作者的朋友,两人一起创作诗歌。留行韵
兰谷兄同至源口舟中酌别 话别惟兰谷,芳樽出水村。 高榕遮斗柄,新水动沙痕。 衰病增离恨,忠勤荷赠言。 倚篷回首处,月色在江门。 译文: 兰谷兄弟和我一起来到源口船中饮酒告别。 只有兰谷,我们的话语还在空气中流淌。 高高的榕树挡住了斗柄,新的水流带走了沙痕。 我因衰老多病更增添了离别的痛苦,忠诚勤勉的兰谷兄长却为我赠送着话语。 靠在船篷上回望的地方,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江门口。 注释: - 兰谷
题魏尚默新亭 其一 新亭方丈地,到眼景偏奇。 鱼沫冲花片,荷珠泻砚池。 坐深忘世虑,赏屡与朋期。 心远居人境,因思靖节诗。 注释: - 新亭方丈地:新亭是一个方形的小亭子,四周都是陆地。 - 到眼景偏奇:眼前的美景令人惊叹。 - 鱼沫冲花片:鱼儿的泡沫溅起,像花瓣一样飘落。 - 荷珠泻砚池:荷叶上的水珠像珍珠一样落在砚台上。 - 坐深忘世虑:坐下深深地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 赏屡与朋期
【注释】 赏心:指心情舒畅,赏心悦目。频有约:常常有相约之事。胜境:美好的风景。邻西:靠近西方。竹下窥苔石:在竹林下观察着苔藓上的石头。花阴听午鸡:在花荫下听着报晓的公鸡啼声。微躯空物役:形容自己的身躯是微不足道的,只是白白地被外物役使。适意即岩栖:意思是说,只要心中感到满足,就可以在岩洞中栖息。蟾光:月亮的光。瓶封屡折泥:意思是说,瓶子里装的东西经常被泥土弄脏了,比喻自己清白无辜却遭污蔑。
东栏 野老全无事,终朝独倚栏。 千峰横晚翠,五月避空寒。 鱼泳波先縠,蜩鸣芡始盘。 一筇时或往,泽畔采芳兰。 注释: 1. 东栏:指代诗人居住的东面小亭子。 2. 野老:指隐居的老者,无官职之人。 3. 无事:闲适无事可做。 4. 倚栏:靠在栏杆上。 5. 千峰:形容山峦重叠。 6. 晚翠:傍晚的绿色。 7. 五月:夏季。 8. 避空寒:躲避空中的寒冷气息。 9. 縠(huò)
注释: 1. 望京畿:遥望京城一带。 2. 微云高北塞,轻翠叠西山:微云飘荡在北方边疆,山峦叠嶂、绿树成荫。 3. 秋入烟霄路,风生虎豹关:秋天的气息弥漫着通往天边的路途,寒风中传来阵阵虎啸豹吼。 4. 沧江人久卧,丹陛客初还:沧江边的人已经长时间地躺着休息,而朝廷中的官员刚刚回到宫中。 5. 故旧知谁在,冯唐鬓已斑:昔日的故人如今还有谁存在?只有像冯唐那样鬓发已斑的老者。 赏析:
万松书院次许启衷韵 【注释】 1. 磴道:石阶或山路上狭窄的通道。 2. 岩萝:指山崖上的藤萝。 3. 烟波浮海岛:形容海面上烟雾缭绕,岛屿若隐若现。 4. 丹碧染湖山:形容湖水被红色和紫色的山色映照得色彩斑斓。 5. 石洞归云湿:形容石头洞穴里的云雾常年不散,湿润。 6. 松枝梦鹤闲:形容松树枝叶繁茂,如同梦境中的白鹤悠闲自在。 7. 游人入仙境:形容游客仿佛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仙境。 8.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开小馆在湖畔,疏帘试挂池边。 -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湖边搭建了一个小亭子,并尝试在水池边挂上窗帘。 2. 天镜映出城景静,峰莲倚郭显尖尖。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景图: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平静,倒映着城市的宁静;而山峰上的荷花则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是一处可以休息和养心的好地方。 3. 交香花近席,摇绿竹齐檐。 -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和谐美好
【注释】 郭外:城外。炎埃隔,炎炎热的暑气被高大的城墙阻隔。轩窗:窗户。午自凉:午后自然凉快。野色:原指山野的景色,这里指湖光山色。客转池坳径:游客在曲折幽深的小水沟旁漫步。农归谷口庄:农夫从田里回家。老贪称隐逸:年纪大的人喜欢隐居生活。乘夏制荷裳:夏天穿着荷叶做成的衣服。 【译文】 城外暑气炎热被高大的城墙阻隔,午时便感到自然清凉。湖水映着山色,仿佛是雉堞的影子浮动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