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景何胜,东溪如抱环。
义溪合其流,野水绿几湾。
三琅翠玉削,石鼓苍烟寒。
主人居草堂,爱溪仍爱山。
抱膝啸云壑,撚须咏风澜。
水近砚屏润,岚深图画斑。
霜朝视蟹箔,月夜横钓竿。
赐书藏手泽,枉驾萃儒冠。
兴动浣花曲,身疑辋川间。
君子有雾隐,哲人岂泥蟠。
吾意在山水,相思歌考槃。
剡溪雪载舫,乘兴未能还。

【注释】

  1. 东溪:地名,在四川成都。草堂:德望所建。
  2. 胜:美。
  3. 环:围绕。
  4. 合:流。
  5. 琅(láng): 一种石头,青绿色的小石头。
  6. 三琅:三块青绿色的小石头。
  7. 翠玉削:形容石色青绿如翠玉。
  8. 石鼓:指大石。
  9. 苍烟:指烟雾。
  10. 主人:指德望。
  11. 抱膝啸云壑:抱膝坐在山岩上,大声呼啸,仿佛在和山林对话。
  12. 撚须咏风澜:捻着胡须,吟咏着风云变幻的诗句。
  13. 水近砚屏润,岚深图画斑:水流近了如同砚台,湿润得可以磨墨;山色深远,好像一幅画。
  14. 霜朝视蟹箔:霜降时节看着河面上的冰层。
  15. 月夜横钓竿:月夜里拿着鱼竿去钓鱼。
  16. 赐书:皇帝给德望的信。手泽:书信上的痕迹。
  17. 枉驾:屈尊光临。
  18. 兴动浣花曲:诗兴涌起,吟咏《浣纱赋》。
  19. 身疑辋川间:怀疑自己处在辋川之间。
  20. 君子有雾隐:君子像雾一样隐遁。
  21. 哲人岂泥蟠:圣人像泥土一样朴实无华。
  22. 吾意在山水:我的志向在于欣赏山水。
  23. 相思歌考槃:《诗经·周南·关雎》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这里用它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24. 剡溪雪载舫:剡溪上的雪把船都覆盖了,乘兴而未返。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草堂之景,后八句则描绘了草堂主人与山水为邻,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情趣。全诗以情韵取胜,意境优美。
    首联“东溪草堂为德望题”,开篇点明题目,交代写作背景。“草堂”即杜甫在成都所建的住所,位于风景秀丽的锦官城东面。此联点出“草堂”,并指出其主人为名满天下的文学家、史学家杜甫。“德望”二字,既是对杜甫人品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他诗歌艺术的充分肯定。
    颔联“草堂景何胜,东溪如抱环”。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深化,进一步描写杜甫草堂景色的绝妙。“景何胜”是指草堂周围的景色之美无与伦比,“如抱环”是说草堂周围环境优美,宛如一个天然的大环。这两句既写出了杜甫草堂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之优越,又突出了杜甫对于自己的居所的喜爱。
    颈联“义溪合其流,野水绿几湾”是进一步写杜甫草堂周围景色之美。“义溪”指杜甫的好友李龟年隐居的山谷中的溪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条溪流向下游汇入到大海中,两岸绿柳成荫,水波不惊,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两句既写出了杜甫草堂所处的自然环境之美,又表现了杜甫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三琅翠玉削,石鼓苍烟寒”则是具体描绘杜甫草堂内景之美。“三琅”指的是三块青绿色的小石头,“翠玉削”是形容它们的颜色像翡翠一样碧绿,晶莹剔透。“石鼓”是大石,“苍烟”是烟雾笼罩,使石鼓更显古朴厚重。这两句既写出了杜甫草堂内的建筑之美,又表现出杜甫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尾联“主人居草堂,爱溪仍爱山”则直接抒发了杜甫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主人”指的就是杜甫自己,“爱溪仍爱山”既表达了他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这两句既表达了杜甫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这首诗以情韵取胜,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和热爱。同时通过对杜甫草堂周边景色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杜甫的才华横溢和高洁品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