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应祥
晚晴 薄暮开新曙,残阳印浅沙。闲鸥明远渡,归鸟落飞霞。 渔艇依桥泊,村帘出树斜。登楼遣孤兴,野思入眸赊。 译文: 薄暮时分迎来崭新的日出,余晖映照在浅浅的沙滩上。悠闲的鸥鸟划过遥远的水域,归来的鸟儿落在飞翔的彩霞中。渔船靠在桥梁旁停泊,村庄的帘幕随着树木斜挂。登上高楼抒发孤独的情怀,无边无际的思绪飘散得很慢。 注释: 1. 薄暮开新曙:薄暮是指傍晚时分天空渐渐变暗,天色微亮的时候
读东坡集中有归去来兮辞集字诗,喜其用韵仍集字和之。 其二: 寓宇畴非寄,良辰不我留。 登丘候云出,入壑引泉流。 遗世成孤往,怀人赋远游。 临风几惆怅,今日复焉求。 【注释】 1. 寓(yù)宇:寄托的住所。 2. 畴(chóu):这里表示“哪里”。 3. 良(láng)辰:美好的时光。 4. 登丘(qiū):登上山冈。 5. 候(hū):等待。 6. 云:云彩。 7. 壑(hè):深沟或山谷。
注释: 读东坡集中有归去来辞集字诗喜其用韵仍集字和之 其一 归去田园乐,春来万物荣。 亲交携酒酌,稚子出门迎。 巳觉容颜老,还知富贵轻。 东皋足舒啸,登眺日怡情。 赏析: 这是一首模仿苏轼《前赤壁赋》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对富贵生活的淡泊态度。 首句“归去田园乐,春来万物荣
【解析】 “读东坡集中有归去来兮辞集字诗喜其用韵仍集字和之 其三”:在阅读苏轼的文集中有《归去来兮辞》中的字句,喜欢其中的用韵方式,于是又把字句集中起来,和苏轼的原句一起写。“富贵今非愿,风云安可期”:如今我追求的富贵并不是我所希望的,而风云变幻,又怎能预测呢?“得归吾足矣,不乐复何之。清趣还消酒,忧怀尽寓诗”:只要能够回家,我就满足了,哪里还会再有什么烦闷呢?清高的情趣可以消散我的忧愁
这首诗是黄宗羲的《吴山寺》诗,全诗如下: 塔影浮溪上,钟声出树间。 空庭双鸟下,落日一僧还。 泉响千山雪,岚飞两岸山。 何须到昏黑,绝顶已穷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塔影浮溪上,钟声出树间 - 塔影浮溪上:描绘了一座古塔的轮廓在清澈的溪水上显得清晰可见,仿佛塔影随着水流浮动。 - 钟声出树间:描述了寺庙内传出的钟声,似乎从树木之间飘出,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2. 空庭双鸟下
这首诗是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的其一。全诗如下: 一径青林外,诸天翠蔼重。 石应听佛法,松不受秦封。 喜有宾朋共,更多童冠从。 独怜三箬老,高兴未能从。 注释: - 一径青林外:一条小路通向青翠的树林外。 - 诸天翠蔼重:各种天的景色在翠绿色的雾气中显得更加浓密。 - 石应听佛法:石头应该倾听佛法的声音。 - 松不受秦封:松树不应该受到秦国的封号。 - 喜有宾朋共
【注释】 窈窕:幽深,深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归去来辞》。集字诗:用字的笔画组合成诗句。仍集字和之:仍然以字的笔画来创作诗句。其四:第四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了东坡(苏轼)集中《归去来辞》集字诗,喜其用韵,又以字的笔画组成自己的诗句而作的。 第一句“窈窕丘园景”,“窈窕”指山势曲折,这里指山丘、园林景色;“丘园”指山林田园,这里指隐者居住的山林田园。第二句“飞泉万壑奔”
【注释】 次韵答黄小峰 其二 避客:避免宾客,隐居不仕。悬榻:悬挂床榻,表示欢迎客人。耽诗:沉迷于诗歌。不到家:没有达到家的境界。锄云:铲除云雾。分月夜煎茶:指在月光下煎茶。迹:足迹。寰中梗:指仕途不顺。勋名:功勋与名声。镜里华:指镜中的自己,喻指功名利禄。乐事:乐趣。赊:赊欠,引申为延迟之意。 译文及赏析: 避客常悬榻,耽诗不到家。锄云时种药,分月夜煎茶。踪迹寰中梗,勋名镜里华。棋枰与书卷
【注释】: 结庐:建造小屋。傍湖住:住在靠近湖泊的地方。 雅兴:高雅的兴致。复如何:怎么能够怎么样呢?这里反诘语。 云物:云雾、山水、景物。 荡胸次:荡涤心胸,心胸开阔。 烟莎:指水边或湖边的草木、花草。 虚明:指夜晚的月光,泛指明亮的月光。 沆瀣:古时传说中人饮水时从口中吐出的津液,古人认为这种液体清甜如饴,可以充饥。 无尘事:没有世俗烦扰。 孺子:对年轻人的称呼,这里指作者的儿子。
注释: 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其二 山转还宜寺,林幽不见人。 此中真净土,何处有纤尘。 松岛凉生夏,花源杳入秦。 惭无买山价,吾欲与之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诗人在游览吴山寺时,被这里优美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他感叹这里的山势回转,寺庙适宜,树木茂盛而幽深,看不到一个人影。这里的景色宛如一片净土,没有任何污染。 第二句“此中真净土,何处有纤尘”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