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客常悬榻,耽诗不到家。
锄云时种药,分月夜煎茶。
踪迹寰中梗,勋名镜里华。
棋枰与书卷,乐事岂须赊。
【注释】
次韵答黄小峰 其二
避客:避免宾客,隐居不仕。悬榻:悬挂床榻,表示欢迎客人。耽诗:沉迷于诗歌。不到家:没有达到家的境界。锄云:铲除云雾。分月夜煎茶:指在月光下煎茶。迹:足迹。寰中梗:指仕途不顺。勋名:功勋与名声。镜里华:指镜中的自己,喻指功名利禄。乐事:乐趣。赊:赊欠,引申为延迟之意。
译文及赏析:
避客常悬榻,耽诗不到家。锄云时种药,分月夜煎茶。踪迹寰中梗,勋名镜里华。棋枰与书卷,乐事岂须赊。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黄小峰的,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名利的淡泊。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避客常悬榻”,诗人因为不喜欢宾客的到来,所以常常会悬挂床榻以示欢迎。
“耽诗不到家”,诗人沉迷于诗作的创作,但并没有完全达到家的境界,这反映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锄云时种药”,诗人在清除云雾的时候也会顺便种植药材,这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关注。
“分月夜煎茶”,诗人在月光下煎茶,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踪迹寰中梗”,诗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如同行走在曲折的道路上,这使他感到无奈和困惑。
“勋名镜里华”,诗人将功名利禄比作镜子里的花,虽然美丽却难以捉摸,这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棋枰与书卷”,诗人在棋盘和书卷之间找到乐趣,这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品味。
“乐事岂须赊”,诗人认为快乐的事情无需等待,应该及时享受,这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惜。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名利的淡泊,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