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
【注释】 过金山:即《过金山》,是李白的名篇之一。“八年”句,意谓在唐玄宗天宝末年(755-756)诗人曾三次游金山寺,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报效君亲之愿。“磐石”,指江中的巨石,“隐”是隐藏的意思。“濯缨”,指在山中洗头发,这里指隐居生活。“愧山僧”三字是说,自己虽隐居山林,但内心仍感到愧疚,因为自己的行为与僧人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杰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解析】 此题为诗歌鉴赏,解答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浦树亭亭散晓晴”,写诗人站在龙江之滨,远望江边树木沐浴在初升的旭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青翠欲滴。“钟山回望转分明”是说诗人站在江岸上极目四望,只见那远处的钟山,随着视线的转移,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顺风顺水船如马,初是朝天第一程”是写乘船出发的情景。顺风顺水船似箭,朝发夕至,真是神速啊。“初是朝天第一程”是说诗人这次乘舟东下,正是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箕(ji )尾,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主天纲。 储精:积聚精力,这里指积累的才力。 泰运:帝王之运。开,开启。 岩居:隐居。 也:也(yǎ)解:能够理解。徵:征召,这里指被朝廷征召。奇梦:奇特的梦境。黄头:黄色的头发,这里借指皇帝。乏相才:缺乏做宰相的才能。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前两句说唐尧时天上星辰运行有序,帝业兴隆,而许由却隐居在深山之中。后两句说汉文帝也能懂得奇梦之事
过丹阳书所见 丹阳吏卒纷纷过,遥接观风使者回。 平挽一舟兼百力,唱呼声合响如雷。 注释: 1. 丹阳:地名,在今江苏镇江附近。 2. 吏卒:指丹阳的官吏和士兵。 3. 遥接:远远地迎接。 4. 观风使者:观察风俗、风气的使者。 5. 平挽:用力平缓地拉动。 6. 声和:声音和谐,像雷一样响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杂诗三首》之一。全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丹阳的官道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时明确重点,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及意境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发京口:指诗人自京口出发去镇江府任官事。 北府从来酒味醲:历来认为北固山的北府是天下名酒。醲,酒浓。 只今租税不全供:指现在赋税征敛不全,无法供给。供,交纳。 虽然上下都无事:指朝廷上下都没有发生什么战事。 淮甸旌旗在眼中:指在长江下游一带,朝廷设置的旌旗还在眼帘中可见。
【解析】 1. 虎丘:位于苏州西南,因山形酷似一头雄踞的老虎而得名“虎丘”。2. 真:真意。3. 游:游览。4. 名山不用多妆点:虎丘本来就很有名,不必再加以修饰。5. 景物由来自有真:虎丘的自然景物是真实的,不是人为的。6. 客到山巅僧未觉:诗人登上虎丘山顶,发现寺中僧人还未醒来(指日出之前)。7. 野烟笼树鸟啼频:山野间的烟雾笼罩着树木,小鸟在枝头啼声频频。8. 赏析:首句“名山不用多妆点
【注释】 吴江:指苏州的吴江县。 湖心有地还成县,湖面无云总是天。 湖心:太湖中心。太湖是洞庭湖的别称。 “一湖之中心”即洞庭湖的中心。洞庭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长江中游,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太湖与洞庭湖同属中国内流区湖泊,都是长江流域的水系湖泊。 “湖面无云总是天”,意思是说太湖水面上没有云彩,就像天上一样。 一带西山青点眼,囊中那得买山钱。 西山:指江苏省南京市西北的紫金山。
【注释】 1. 过无锡:经过无锡。 2. 好山如画隔苍烟,洗耳空怀第二泉:无锡的山景如画般美丽,隔着一片苍茫的烟雾;洗耳倾听,心中充满了对“第二泉”的回忆。这里“第二泉”指传说中的惠山寺泉水。 3. 要识太平涵育久,古城为路半无砖:要想认识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古城中的道路大多没有了砖石。这里“太平”指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涵育久”指经历了长期的培育和积累。 【赏析】
【注释】 复过:经过。常州:今江苏常州,李元宾曾任此州太守 承:接受、承担。李太守:指李元宾 罗二守:指罗隐,李元宾的副职官员,时为常州府参军事 饯:送别。毗陵驿:即溧阳驿,在今江苏省溧阳市,是古代通往苏州和杭州的重要驿站。 薰风:暖风。 醉我:使我陶醉。 高树:高大的树木。 阴浓:树荫浓密。 鸟缓啼:鸟儿鸣声悠扬。 但使:只要。醇酒:美酒。 曹相:汉初的丞相萧何。卧临齐
永章弟永明挥使晚至,请次日登虎邱。 笑谈取适元方简,俯仰留情叔子文。 白首怡怡还好客,相期同踏虎丘云。 注释:1. 永章是诗人的兄弟,永明是他的弟弟。2. 虎邱指的是虎丘山,在苏州市西北。3. 元方简和叔子文都是古代著名的学者和文官。4. 白首怡怡还好客,表示诗人喜欢结交朋友。5. 相期同踏虎丘云,表示诗人期待与永明一同欣赏虎丘山的美景。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与朋友相聚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