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蓬莱
注释: 破故纸,缀袄可防风。坐在家里不担心寒冷,可以穿暖和的袄子御寒;在雪中也可以采集麦门冬,从此得到苁蓉。 浪荡子,常有自然铜。江湖上常常有人贩卖自然铜,可以用来做药或装饰品。鼎内朱砂烹炼就,天仙子入白云中。蝉壳显山侗。 译文: 破旧的纸张,可以用来做衣服御寒。坐在家里不担心寒冷,可以穿暖和的袄子御寒;在雪中也可以采集麦门冬,从此得到苁蓉。 江湖上常常有人贩卖自然铜,可以用来做药或装饰品
译文: 秋蝉鸣叫,声细又声长。喝完了酒,风一吹,我依然精神焕发,这声音都显露了我行走的行踪,这让我心生凄凉。 可叹的是它的模样像蜣螂。它仍能自由飞翔,而我却只能默默忍受,怎能忍心让三光熄灭!我要赶快收集铅霜炼丹啊! 注释: 1. 秋蝉噪:形容蝉鸣的声音,秋天是蝉鸣最热闹的季节。 2. 饮罢餐风声不困:喝完酒后,风一吹,我依然神清气爽。 3. 模样是蜣螂:它的外形和蜣螂相似。 4. 尚自超然蝉退去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 外颠倒:心身颠倒错乱,即心身不宁。 爱欲似冤仇:情爱如同仇敌一样难以相处。 物外做持修:在超然物外中修炼。 内颠倒:内心颠倒紊乱,即心神不宁。 真火戏清流:用真情去调戏、玩弄那清凉的流水。 六月降霜麻麦秀:指农历六月时降霜,此时麻麦成熟。 三冬时雨润丹丘:指三冬(冬至到立春)时雨水滋润着丹丘(地名,今属山东)一带。丹丘即蓬莱。 云步访瀛洲:在云雾中漫步
注释:今天菊花盛开,人们看到它却感到失望。因为秋天的香气在一夜之间已经消散殆尽,所以郑谷感叹不已。最终要长久地保持下去是困难的。 马风子,别有一番风味。万里白云知道去向,金莲花朵不会凋谢。永远保持道人的快乐。 赏析:这是一首以菊自喻的诗。首句“今朝菊,人见意阑珊。”是说今天开得灿烂的菊花,人们见了却觉得索然无味。“只是秋香经一夜,致令郑谷叹多端。”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是经过一晚上的秋风
注释: 酬佳节,指在重阳节这天与亲友相聚。争赏菊花忙,意思是大家都在争相赏菊。尽说陶潜深得趣,意思是都说陶渊明的情趣很深。孟嘉落帽兴偏长,意思是孟嘉因受寒而落帽,兴致反而更高。终久落空亡,意思是终究还是空欢喜一场。马风子,是作者的朋友。别有好风光,意思是有特别的景色和美好的心情。阳里养阳阳养处,意思是阳光温暖的地方。水牛牵向牧牛场,意思是水牛将被牵往牧场。永永庆重阳,意思是永远庆祝重阳节。 赏析
望蓬莱 修大道,何必住深山。混俗和光都看破,万千尘冗不相干。别有一般般。 马风子,闲里更寻闲。见个木牛哮吼走,路逢石女笑痴顽。喝去入长安。 注释: - 修大道:追求高远的道路或理想。 - 何必住深山:为什么要局限于深山之中呢?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混俗和光:指与世俗同流合污或者表面光鲜。 - 都看破:都看得一清二楚。 - 万千尘冗:无数的尘事和繁杂的事务。 - 不相干:没有关系
【注解】 1. 元元:指百姓。 2. 通三一法:即《老子》中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一法”,指天地万物由一而生成,再由二产生,最后由三构成。 3. 三一法:即道家所说的“道、气、形”三者。 4. 悟彻五千言:《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共五千言。“悟彻”是理解并领会的意思。 5. 本原:指宇宙的本体和根源。 6. 重着脚:指重新踏上脚步,比喻重新开始。 7. 跳入水晶盘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形如鹤,性耀似孤云。” - 注释:“形”指的是本体的外形或结构;“如”是比喻,用来形容其外观或性质;“鹤”和“孤云”分别象征纯净和自由,这里通过这些自然元素来描绘主体的精神特质。 -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主体的高洁和超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常被视为高雅的代表,而孤云则象征着无拘无束的自由。这种描述不仅突出了主体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其内在的高洁品质。 第二句
【注释】 蓬莱:山名。在今山东半岛。相传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会首到,太守便相邀。 会首:即县令,相当于太守。到:来到。 藏春堂里坐:指在藏春堂里休息。 恁时早晚旦清朝:指从早晨起一直到晚上。 真福道能消:真正的福报能使邪气消散。 欲近醮,速去似风飘:想要进香祭祀,赶快离开,就像风吹一样快。 道士灵鹧分一半,小师同到应焚烧:道士把灵鹧分成一半供奉,小师傅也要一同进去烧香祭祀。 贤圣在丹霄
诗句释义: 1. 望蓬莱:此为诗题,意指作者仰望仙境或描述某种愿望。"蓬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常被视为仙界的象征。此处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仙界的向往。 2. 清河喜:指作者因某事在清河地区感到高兴。可能是由于某种成就、得到认可或者与清河地区的某种联系而感到喜悦。 3. 道录是高功:这里提到了“道录”,指的是修行者,“高功”则表明他在修道过程中有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