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经德
诗句解读: 1. “胜地从来路不迷”: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个地方(胜地)始终能指引方向,没有迷路的感觉。 关键词注释: “胜地” - 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路不迷” - 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方向,不会迷失。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所到之地的熟悉和掌控,体现了他/她对这个地方的深刻理解和喜爱。 2. “名流蜡屐到今携”:
【注释】 吊:慰问。盛姬:指西汉的王昭君,字嫱,是汉元帝的宫女,以美丽著称,匈奴呼为“宁胡阏氏”,后来嫁给了匈奴的单于。墩:即“屯”,古地名,今属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顾祖禹墓:在今山西芮城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吊慰汉代名将王昭君的,王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后世多认为她是牺牲自己来换得和平的,所以诗中对昭君的遭遇寄予了同情。首句“行藏闻说似王孙”
郁郁佳城在水涯,雄心巨制不沈埋。 盛姬漂母同高义,地下逢君应怆怀。 注释: - 郁郁:形容墓地周围景物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 佳城:美好的地方,这里指盛姬(即顾盼生之女)的墓地。 - 雄心巨制:指盛姬生前的宏伟抱负和伟大事迹。 - 不沈埋:表示她的理想和抱负并未随着她的去世而消失。 - 漂母:此处泛指对盛姬有恩的人。 - 高义:深厚的情谊或高尚的品质。 - 地下:指阴间。 - 怆怀
翻译: 从家山上走,我拿着拐杖去寻找那些古代遗迹。 我震惊地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是商贤的坟墓。 商贤在避乱时来到这个地方,后来隐退到渔盐市场,最终在这里终老一生。 他高尚的人格仍然存在,但荒废的山冈上衰败的野草让人感到凄凉。 我想这应该是上天安排的高山,山峰连绵不断,独自守护着胶鬲之地。 应该配得上让王昆仲的墓地,正好与黄尧鼎力相匹敌。 至德碑文高扬,清权坊历史悠久,为什么只有这里被遗忘?
注释: 早春山居:早春时节,在山里居住。 洞壑排松牖:洞壑排列如屏风般环绕着松树的窗户。 烟萝护竹斋:烟雾缭绕,像翠绿的藤蔓护卫着竹林。 山深鲜人迹:山深幽静,很少有人的踪迹。 春到满林佳:春天到来,满山遍野都是美好的景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色的古诗。首句“洞壑排松牖”,以“排”字来形容山间的沟壑众多,如同屏风一般环绕着松树的窗子,形象生动。第二句“烟萝护竹斋”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先看第一句:小重山 括十二山成一阙,意为用十二个小山组成一个段落,形成了一首完整的诗。这里的十二个山可能是指家乡的山水或者周围的景色。 接下来看第二句:四望绕庐十二峰,天然文笔峭。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家乡时看到的景象。四望指的是全方位地观察四周,绕庐则表示周围环绕着房屋。十二峰则形象地描绘了家乡的山峰
【注释】: 咏芙蓉:这首诗是诗人对荷花的赞美。芙蓉,即荷花,古人常以它比喻高洁的人。冰明玉论自超尘,冰清玉洁自然超凡脱俗。绰约毫端见美人:形容荷花的姿态美。绰约,姿态优美柔媚;毫端,指荷花茎上端的花苞。羞群芳总摇落:羞于与百花争艳。羞,害羞、羞涩;群芳,泛指百花;摇落,凋零。秋风袅袅独传神:秋风轻抚下,荷花独自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袅袅,轻柔飘忽的样子。 译文: 晶莹如冰的荷花洁白无瑕,像玉一样纯洁
注释: 何必去天台山呢,我家附近的香花桥就能欣赏到那美景。 欣逢天雨化,曳杖闻空香。 喜欢在雨后漫步,拄着拐杖,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花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石梁桥本身,而是通过写自己与家人在石梁桥附近赏玩的情景来表现。首二句说不必远赴天台山去观赏石梁桥,因为自家附近的香花桥就足够美丽。“何”即“哪里”,表示反诘。“步”是走的意思。这一句是说自己和妻子在石梁桥下散步。“欣逢”
【注释】 1. 踏莎美人·喜复李公桥:踏莎美人,词牌名,又名“忆秦娥”、“一落梅”。李公桥:在今江苏无锡。 2. 寂寞空山,飘零大树:形容李公桥周围环境荒凉冷落,树木被风吹得四处飘扬。 3. 当年相国曾游处:相国,指丞相。李公桥附近曾经是丞相的游历之地。 4. 我来圮上手频招:我来到李公桥时,看到有人在那里招呼。圮上,倒塌的桥上。 5. 犹望英雄人物再停棹:希望有英勇的人物再来此地停留。棹,船桨
胜地从来路不迷,名流蜡屐到今携。 翠屏依旧围斜照,景榭堪怜剩野溪。 径曲坐花披草软,桥平扶柳度云低。 元亭尚把空香觅,醉石淋漓泼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