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七夕 作者:辛弃疾 译文:烦闷的暑气已经消退,凉风习习。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是新秋的气息。看到喜鹊在空中飞翔,桥已经建成通向天上。绿雾开始消散。看到西南天空中的月亮露出脸庞,帘幕被卷起,玉宇和珠楼清晰可见。银河在晚上降临,应是天河已经渡过牵牛星。 为何不在这翠烟深处,佳丽簇拥着筵席,斗巧嬉戏游玩。是向晚时分,穿针比赛正在进行,香雾飞扬。别有回廊在影子里闪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长天霞散,远浦潮平,危阑注目江皋。长记年年荣遇,同是今朝。金銮两回命相,对清光、频许挥毫。雍容久,正茶杯初赐,香袖时飘。 归去玉堂深夜,泥封罢,金莲一寸才烧。帝语丁宁,曾被华衮亲褒。如今谩劳梦想,叹尘踪、杳隔仙鳌。无聊意,强当歌对酒怎消。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以“无聊”作结,抒发了作者因功成名就后的孤独寂寞之感
凤凰台上忆吹箫 · 其一 · 自金乡之济至羊山迎次膺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便拼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羊山迎次时所作。全诗以景入情,以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凤凰台上忆吹箫 · 其二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 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夐绝尘间。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纵枯槁,松桧耐得霜寒。 注释: 1. 才短官慵:才能短浅,不愿意做官。 2. 命奇人弃:命运多舛,被弃用不用。 3. 故里来还:回到故乡。 4.
凤凰台上忆吹箫·秋意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轻阴。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闲吟。秋在西楼西畔,秋较浅、不似情深。夜来月,为谁瘦小,尘镜羞临。 【注释】: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更:再;何曾:不曾;愁、醉:指酒醉后的心情。豆花雨后轻阴:豆花即大豆花,雨后,轻阴,即小雨后的微阴天气。“似此”句:像这样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还有闲情逸致来吟诗作赋。“多”二句:这两句写诗人对秋天的感受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注释: - 香冷金猊:指室内的香炉里燃烧的香火很冷,因为金猊(一种铜制的香炉)已经熄灭。 - 被翻红浪:被子被翻动,就像波浪一样翻涌。这里比喻床上的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 起来慵自梳头:起床时懒洋洋地不想梳头。 - 宝奁尘满:宝匣(古代女子用来收纳首饰的盒子)里满是灰尘。 - 日上帘钩:太阳快要落山了
宿雨开晴,斜阳做暝,云衢乍敛青虹。 看非烟非雾,一片茏葱。 凤吹悠扬何处,余音袅,如隔墙东。 早飞尽,寒江孤鹜,野戌归鸿。 无穷。 诗情画意,恍天女绡衣,吹落随风。 更琼觞堪酌,光泛杯侬。 掩映丹崖绿水,纵好手,描绘难工。 奈转眼,繁华梦醒,金碧都空
秋雨如尘,晚凉似水,花前怅望明河。 正浓阴作暝,润遍烟莎。 似恨兰期易逝,鹊桥路、障了香罗。 应羞见,桂宫月姊,琼石云娥。 蹉跎。 蒲芝别也,翠色九峰清,远隔江波。 想穿针楼掩,愁损双蛾。 应有西堂小宴,倾下若、浅酌红螺。 还又怕,夜深人稀,独对铜荷
两小曾逢,三生私订,当年早逗情芽。 记玲珑窗户,宛转纹纱。 有分琉璃匣畔,同心绾、斗叶拈花。 何应便,轻孤鸾镜,却驾钿车。 堪磋。 意中人远,想天寒翠袖,金屋徒夸。 叹依依别梦,知向谁家? 休恨寻春较晚,伤心处、不在天涯。 难忘是,春山眉抚,香若才华
钗影横金,眉痕却月,千年犹剩余春。 宛洛波踪迹,星月前身。 好是风流端正,停匀处、细认双文。 曾经赚,诗篇纪事,狂杀元稹。 情人。 春风省识,想断红双脸,端合消魂。 仗丹青妙手,勾出行云。 只我凄凉江馆,花茵畔、默坐伤神。 遗徽在,画图才展,便唤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