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碧凤翘寒,玉宵宫晚,云窗误读黄庭。恨凌波罗袜,洛浦尘生。 【注释】: 碧凤翘寒,玉宵宫晚——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神态优雅,如同仙女一般。 云窗误读黄庭——指误读了《黄庭经》,因为《黄庭经》是道家修炼的秘籍,而此处的女子却误认为是诗歌,表现出女子对诗歌的喜爱和追求。 恨凌波罗袜,洛浦尘生——指女子穿着华丽的服饰(洛浦即洛阳),但却被尘土污染了,表达了女子的遗憾和失落。
凤凰台上忆吹箫 宫树春空,御屏香冷,谁遗金碗人间。爱一枝紫玉,双凤声蟠。 秋月春花客思,把幽情、都付伊传。惊吹处,籁翻天吹。 鹤怨空山。风流贵家公子,记梦里琼楼,稳跨苍鸾。 恍露凝银浦,霜裂琅玕。不见云间弄玉,余音散、赤壁江寒。 秦台晚,碧云零乱瑶天。 译文: 宫树在春天的空中飘荡,御屏上的香气已经变得冷清,是谁留下了金碗在人间? 我喜爱那一株紫色的玉石,双凤的声音盘旋在空中。
【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指词人怀念一位女子。 宝靥留香:指美人的颈子上戴的首饰。 锦书封泪:指书信中有眼泪。 要教恼乱愁肠:意谓惹得我烦恼不堪。 镜鸾双舞:比喻夫妻恩爱。 日日东城望眼:每天在城东眺望。 但暮云、烟树微茫:只见暮云和树林一片朦胧。 人何处:意谓她在哪里呢? 浓阴静院:幽暗的院落。 明月幽窗:明亮的月光照进窗户。 寒梅:即梅花,这里指代思念的女子。 何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凤凰台上忆吹箫” - 诗意:在凤凰台上回忆起吹箫的往事。凤凰台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常用来代表高贵之地。 - 关键词注释:凤凰台 - 古时指帝王或贵族所居的楼台。 2. “圣节” - 诗意:“圣节”指的是一个神圣的节日或者庆典。 - 译文:在这神圣的节日里,举行着各种活动。 3. “碧玉烟塘,绛罗艳卉,朱清炎驭升旸” - 诗意: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场景,碧绿如玉的池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再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第一句“浴雪精神,倚风情态”,意思是沐浴在雪花之中的精神,倚靠在风中的姿态。“浴”指“沐浴”。“雪”,指下雪。这句的意思是说梅花沐浴在雪花之中的精神,倚靠在风中的姿态。 第二句“百端邀勒春还”,意思是百般挽留春天不回来。“百端”,百般,多种方式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用精练的文字,描写了蜡梅的美丽动人的风姿。前四句写蜡梅的外形,后四句写蜡梅的香味和色彩。 “浅染霓裳,轻匀汉额,巫山行雨方还”,这两句是说腊梅淡雅如霓裳羽衣,淡薄如汉额的脂粉一样,它那娇艳欲滴的美色犹如巫山行雨之后方才呈现。 “最好是、肌香蜡莹,萼嫩红干”,这两句是说最好的地方就是蜡梅的香气袭人,蜡质莹润,花朵娇嫩而鲜艳。 “曾见金钟在列,钧天罢、笋簴都闲”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赠给黄宰的。“再用韵赠黄宰”,即用前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再用韵赠黄宰》的韵,再创作一首词。词人以“诗翁醉后”为题写赠黄宰之词,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词的上片起笔就写景:“尘暗双凫,菊明山径。”这是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两只凫鹄停栖在尘土飞扬的山路上,而那菊花则盛开在山间小径上,色彩艳丽,十分醒目。两句之中,“尘暗”
【注释】 1. 玉管灰飞:形容箫的声音清脆悦耳,像玉管吹奏的曲子一样。 2. 云台:指帝王所居之处。 3. 东君飙驭:指春天来临。东君,指春神。飙驭,即疾风驭电,形容速度很快。 4. 组绣工闲:指刺绣工作细致而闲适。 5. 潇湘好:潇湘,湖南一带。好,美好之意。 6. 雪意尚遥:指冰雪还未融化。 7. 绿占群山:绿色的植物覆盖了整个群山。 8. 贪游乐:指贪恋游乐。 9. 潘鬓先斑:潘鬓,指黑发
凤凰台上忆吹箫 水国浮家,渔村古隐,浪游惯占花深。犹记得、琵琶半面,曾湿衫青。不道江空岁晚,桃叶渡、还叹飘零。因乘兴,醉梦醒时,却是山阴。 注释: - 水国:指水域的国家,泛指江河湖泊等。 - 渔村:指靠捕鱼为生的村落。 - 浪游:随意游历。 - 琵琶半面:指弹奏琵琶时只露出一半面孔。 - 曾湿衫青:指琵琶声使衣衫都沾湿了。 - 桃叶渡:指渡口的名字。 - 元来是、天上太乙真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理解诗歌手法和主题思想等。 第一句“劝客新楼,鸣筝上酒”,写诗人邀请客人在楼上饮酒,用“新楼”二字写出了环境的优美,“鸣筝上酒”一句描写了宴会的热闹场面,“夜凉人爱秋深”,点出了时令是秋天,夜也凉了,人们喜欢在秋夜饮宴,可见宴会之热闹。“何似过、赏心佳处”,意思是说:还不如到赏心悦目的地方去,“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