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客新楼,鸣筝上酒,夜凉人爱秋深。何似过、赏心佳处,依约湖阴。东望寒光缥缈,烟水阔、短笛销沉。阑干近,胜时种柳,清到如今。
凌波又成误约,自佩环飞去,暗想遗音。重省江城倦客,醉拥秋衾。谁家一掬红泪,孤雁远、湿逗罗襟。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理解诗歌手法和主题思想等。

第一句“劝客新楼,鸣筝上酒”,写诗人邀请客人在楼上饮酒,用“新楼”二字写出了环境的优美,“鸣筝上酒”一句描写了宴会的热闹场面,“夜凉人爱秋深”,点出了时令是秋天,夜也凉了,人们喜欢在秋夜饮宴,可见宴会之热闹。“何似过、赏心佳处”,意思是说:还不如到赏心悦目的地方去,“湖阴”,即湖边之阴,泛指水乡景色。“东望寒光缥缈,烟水阔、短笛销沉”,这一句写景,“寒光”“缥缈”写出了月光的清冷,“烟水阔”“短笛销沉”写出了江边的夜景之美,“阑干近,胜时种柳,清到如今”,写诗人站在楼台上眺望远处,看到那柳树依旧生长着,而如今却更加清秀美丽,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第二句“凌波又成误约,自佩环飞去,暗想遗音。”这两句写诗人听到玉箫声想起自己心爱的女子,“自佩环飞去”写出了女子离去后,自己独自怅惘的情景,“暗想遗音”写出了诗人思念女子的心情。第三句“重省江城倦客,醉拥秋衾。”这二句写诗人回忆往日在江城的岁月,那时自己曾经是个厌倦了仕途的闲散之人,常常喝醉了酒抱着被褥睡觉。第四句“谁家一掬红泪,孤雁远、湿逗罗襟。”写诗人看到别人家的儿女流泪,心中不禁涌起愁绪,因为自己的儿子远行,所以妻子只能独自流泪,泪珠儿沾湿了衣襟。第五句“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这二句写诗人在早晨听到寒砧的声音,这是古时候民间在冬月里用来报时的器具,这里借代指时间,表示天快亮的时候。

【答案】

鸣筝上酒(劝客人在高楼喝酒)②夜凉人爱秋深(天气凉爽,人们喜爱深秋时节)③何似过、赏心佳处(不如到美景之处)④东望寒光缥缈,烟水阔、短笛销沉(向东望去,月光映照下的江面显得幽远迷蒙)⑤凌波又成误约(像洛神一样的女子又成了误约的对象)⑥自佩环飞去,暗想遗音(自从她离开后,我常常独自惆怅地想念着她)⑦重省江城倦客,醉拥秋衾(回想起自己在江城时曾经是一个厌倦了仕途的游宦者)⑧谁家一掬红泪,孤雁远、湿逗罗襟(看到有人家的儿女在流泪,我不禁感到悲愁)⑨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清晨听到打更的人敲起的寒砧声)⑩赏析:这首词是词人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因反对议和而被捕入狱后所作。词人以婉转流丽的笔调,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不幸遭遇的感慨,并流露出他的壮志难酬与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