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
记旧隐、溪桥日暮,驿路泥干。
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
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
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
便忘了、明窗静几,笔研同欢。
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
都休说,今夜倍觉清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再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第一句“浴雪精神,倚风情态”,意思是沐浴在雪花之中的精神,倚靠在风中的姿态。“浴”指“沐浴”。“雪”,指下雪。这句的意思是说梅花沐浴在雪花之中的精神,倚靠在风中的姿态。
第二句“百端邀勒春还”,意思是百般挽留春天不回来。“百端”,百般,多种方式。“勒”,使……停留。“春还”指春天回归。这句意思是说百般的挽留春天不回来。
第三四句“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意思是曾经陪侍先生身边,蕙帐中香气袅袅,粉白如玉而憔悴。“蕙帐”是指以香草编织而成的帐。“先生”指作者的友人。这两句写梅花与友人共度的温馨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最后三句“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意思是空让月光映照在溪边,供游客欣赏而毫无留恋之意,被折下来的梅枝装满了雕花的马鞍。“无情”指不受人怜爱。这句意思是说梅花空让月光映照在溪边,供游客欣赏而毫无留恋之意,被折下来的梅枝装满了雕花的马鞍。
第六句“便忘了、明窗静几,笔研同欢”。意思是便忘了窗前的书桌,书房中的笔墨,与梅花一同欢乐。“忘”指忘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忘却了窗前的书桌,书房中的笔墨,与梅花一同欢乐。
第八句“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意思是不要向着高楼吹笛子,梅花就象我头发花白一样。“莫”意为“不要”。这句的意思是不要说了,不要再向高楼吹笛子了,梅花就象我头发花白一样。
第九句“都休说,今夜倍觉清寒”,意思是不要说了,今夜更觉清寒。“都休说”意为不要说了。“倍觉”是形容词,表示程度更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说了,今夜更觉清寒。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意象来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在困境中坚持操守的决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全词借咏梅抒发了自己怀友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
上阕开头两句“浴雪精神,倚风情态”,意思是沐浴在雪花之中的精神,倚靠在风中的姿态。这里的“浴”字,用得好,因为梅花开放时是在冬天,所以“浴”字形象地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顽强开放的品格。“百端邀勒春还”,意思是百般挽留春光不回来。“百端”,百般,多种方式。“勒”,使……停留。“春还”指春天回归。这句意思是说百般的挽留春光不回来。
过片两句“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意思是曾经陪侍先生身边,蕙帐中香气袅袅,粉白如玉而憔悴。“先生”指作者的友人。这两句写梅花与友人共度的温馨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结处三句“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意思是空让月光映照在溪边,供游客欣赏而毫无留恋之意,被折下来的梅枝装满了雕花的马鞍。“空教”,意思是白白地;“映”,照射;“游客”,这里指观赏梅花的人。“无情”指不受人怜爱。这句意思是说梅花空让月光映照在溪边,供游客欣赏而毫无留恋之意,被折下来的梅枝装满了雕花的马鞍。
末三句“便忘了窗前的书桌,书房中的笔墨,与梅花一同欢乐。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意思是便忘了窗前的书桌,书房中的笔墨,与梅花一同欢乐。“莫”意为“不要”。这句意思是不要说了,不要忘记窗前的书桌,书房中的笔墨,与梅花一同欢乐。“花似我、蓬鬓霜斑”,意思是梅花就像我头上那蓬乱的头发和脸上的白发一样。“霜”,指白色的霜花;“鬓”,指两鬓;“蓬鬓”即指头发蓬松。这句意思是梅花就像我头上那蓬乱的头发和脸上的白发一样。
这首词是一首咏梅词,全词通过咏梅抒发了自己怀友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