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暗双凫,菊明山径,何妨倦羽知还。
最好是,诗翁醉后,瓶罄罍乾。
一笑东风打耳,心无竞、远与春闲。
时时地,觅伴访梅,寻胜登山。
清时俊材定用,看捧诏春郊,月露濡鞍。
况表识、买臣贵骨,琴瑟逾欢。
好向玉堂视草,金章映、莱子衣斑。
山人去,蕙帐夜雨空寒。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赠给黄宰的。“再用韵赠黄宰”,即用前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再用韵赠黄宰》的韵,再创作一首词。词人以“诗翁醉后”为题写赠黄宰之词,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词的上片起笔就写景:“尘暗双凫,菊明山径。”这是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两只凫鹄停栖在尘土飞扬的山路上,而那菊花则盛开在山间小径上,色彩艳丽,十分醒目。两句之中,“尘暗”、“菊明”都是描写景物,其中“尘暗”一句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飘落的尘土想象成有感情、有生命的东西,使景色更生动;“明”字则点明了时令,说明正值秋高气爽,阳光灿烂之时。两句中“双凫”与“山径”相对,“菊明”与“尘暗”相映,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构成了清幽恬雅的意境。接着,词人又以“倦羽知还”四字点明自己此行的目的。词人来到友人居住的山林之中,看到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心中顿生归意,便想返回自己的居处。但是,他不想直接表达自己要回去的意图,于是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最好是”,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个“最好”二字,既表明了词人对于这次相聚的珍惜,又暗示出词人此次来访的原因——因为黄宰曾说过,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愿意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这里,词人巧妙地将两人的意愿结合起来,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词的下片主要写友情。词人先用三个短句描绘了黄宰的形象:一是黄宰喜欢喝酒吟诗;二是黄宰酒后常常醉倒;三是黄宰喝醉后总是大声喧哗。这几句虽然都是写黄宰,但并不直接说黄宰如何如何好,而是通过写黄宰的这些特点来表现黄宰的性格,使人感到黄宰是一个性情中人。词人接下来又写到自己,他向黄宰倾诉了自己的心愿。他想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饮酒赏花,共度美好时光。“时时地”,“地”字在这里是助词,相当于“每”。这句的意思是:他希望时时刻刻都能找到这样的朋友与他相伴。“时时”一词不仅表明了这种愿望是随时随地都有实现的可能,而且突出了词人渴望结交朋友的心情。然后,词人又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寻友的过程。他首先想到要去寻找那些善于登山寻胜的人,因为他们能够领略到山间的美景;接着他又想到要去寻找善于访梅的游人,因为梅花是他最喜欢的花卉;最后他还想到要去寻找善于攀登高山的勇士,因为在山中行走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这几句既是词人寻友的具体行动,又是词人内心感受的真实流露。最后,词人写到自己的处境。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时代,而他作为朝廷大臣也享有着很高的地位和荣誉,因此他的心中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才能被朝廷所认可,所以才会受到皇帝的重视。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他的志趣和爱好,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最后,词人写到自己的结局。由于黄宰的举荐和自己的努力,他最终得以进入朝廷任职。然而,当黄宰离去后,他却感到心中空落落的,好像只有一片孤寂和寒冷的感觉。
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词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全词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