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注释: 1. 晚妆初了:指女子的化妆刚刚完成。 2. 明肌雪:肌肤如雪般明亮。 3. 春殿嫔娥:春天的宫殿中的女子。 4. 鱼贯列:形容妃嫔像游鱼一样依次排列。 5. 凤箫吹断:用凤箫吹奏的声音断开,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6. 霓裳:传说中神仙的衣服
```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译文 在花光月色中,薄雾缭绕,今夜我悄悄走向你。只穿着袜子,一步步走上香气袭人的台阶,手中还提着那双绣有金丝的鞋子。终于在画堂的南边见到了你,一直依偎在你身旁颤抖不已。出来见面真是艰难,请多怜惜我吧。 赏析 《菩萨蛮》是一首描绘男女情爱的词作
长相思 · 一重山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这里指代作者所创作的一首词。 一重山:形容山峰层层叠叠,这里用来形容思念之情的层层深入。 两重山:形容山峰更加高大,也用来比喻思念之情更加深厚。 山远天高烟水寒:描绘了一个远离家乡、孤独寂寞的旅人站在山顶上,看着远处的群山、天空和飘渺的水汽,感受到寒风刺骨的景象。 相思枫叶丹:思念之情如同枫叶一样红艳,这里的“相思”指的是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多少恨:很多很多的恨,指深深的怨恨。 昨夜:昨天晚上。 梦魂中:梦中。 游上苑:游览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形容车多得像水流动,马多得像龙飞腾。 还似旧时游上苑:好像在梦中又回到了以前游玩上苑的时候一样。 花月正春风:花开的时节,正是春天温暖的时候。 【译文】 昨晚做梦,我好像又回到了从前游览上苑的时候,只见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把握。 第一问“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意思是:自从分别后到如今春天将尽,眼前景色触动我那柔弱的心肠,使我肝肠寸断。 第二问“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意思是:阶下阶上梅花纷纷落下来如同飘飞大雪,拂去了身上的雪花,身上又积满了花瓣。这句是说,在归途中,看到落梅纷飞,不禁想起故人;同时更添了一层离别的伤感。 第三问“雁来音信无凭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此诗《渔父》乃屈原所作,以简洁的语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诗中通过对比屈原与渔父的生活态度,展现了道家哲学思想中的“不凝滞于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哲学。 注释: - 浪花:指江面上翻滚的波浪。 -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 快活如侬有几人:表示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到的快乐
浪淘沙令 诗句: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 往事只能引起悲伤,对着美景却难以排遣。秋风扫过庭院,台阶上的苔藓已经蔓延。我整天闲着无聊,不知道谁会来。 曾经的金锁已经深埋地下,豪情壮志已被消磨殆尽。夜晚凉爽,天空清朗,月亮高挂。我想到了那华丽的玉楼和瑶殿,它们的影子在秦淮河上空闪烁
浪淘沙令 注释: 1.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帘外(外面): 指窗户外面的景象,雨的声音在耳边轻轻细语。 - 潺潺: 形容雨声的细碎和连绵不断。 - 春意阑珊: 春天的气息逐渐消退,形容时光易逝。 - 罗衾不耐五更寒: “罗衾”即丝质被子,“五更”指的是深夜时分,寒冷至极。 2.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独自: 独自一人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我独自一人默默地登上了西楼,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中就像一把弯钩。在这深深的庭院中,我感到十分寂寞,四周的树叶已经变成了金黄色,仿佛被秋天的寒冷所笼罩。我无法把这种离愁割断或者整理得井然有序,这是一种独特的、难以言表的忧愁,它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根。 注释: -
注释:深院寂静,小庭空寂,寒气传来断断续续的砧声。无奈夜漫漫而人不能寐,数声和着月光飘入帘栊。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作品。上片写深夜庭院、空庭静寂,捣衣声断续传出的情景。下片写深夜难眠,听砧声与月色交融的情景。全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深院”、“小庭”、“寒砧”、“寒风”、“夜长”等词句的描绘,渲染了一幅深院小庭秋夜捣衣图,抒发了闺中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