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诗句释义 1.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 关键词: 功名、慷慨、此场 - 注释: 古代的有才之人,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争取自己的地位和成功。 2.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 关键词: 百岁、相与、北邙 - 注释: 即使寿命达到百年之后,人们还是会回到北方的墓地去。 3.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 关键词: 松柏、人为、高坟、低昂 - 注释: 就像松柏被人砍伐
【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注释:仲春是农历的二月,这个时候正好遇上了及时的春雨,雷声开始在东方响起。 众蛰是许多动物冬眠,春天来临它们开始活动。蛰是冬天蛰伏在土里的一种生物,如蛇、蚯蚓、蛙等。 草木从横舒,草木开始生长,横着舒展开来。 翩翩新来燕,翩翩飞来的燕子。 双双入我庐,一对对地飞进我的屋子。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读史述九章 丰狐隐穴,以文自残。 君子失时,白首抱关。 巧行居灾,忮辩召患。 哀矣韩生,竟死《说难》。 注释与赏析: - 丰狐隐穴,以文自残。 - 注释: 形容人因文才而遭不幸,如同狐狸在洞穴中隐藏。 - 赏析: 这里比喻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因为过度炫耀或执着于文名而导致自身陷入困境。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于才华被利用的担忧与批判。 - 君子失时,白首抱关。 -
【其一】 行行循归路,即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点景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馀。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译文:
诗句 岁在辛亥,月惟仲秋,旬有九日,从弟敬远,卜辰云窆,永宁后土。感平生之游处,悲一往之不返。情恻恻以摧心,泪湣湣而盈眼。乃以园果时醪,祖其将行。呜呼哀哉! 译文 岁月已至辛亥,月亮正值仲秋,九天之后,我亲爱的弟弟敬远将在此地安葬,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回想起我们曾经一同游玩的地方,现在却只能悲伤地感叹时光飞逝,无法再回头了。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悲痛,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这首诗的原文是: 祭从弟敬远文 事不可寻,思亦何极,日徂月流,寒暑代息。死生异方,存亡有域,候晨永归,指途载陟。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礼仪孔闲。庭树如故,斋宇廓然。孰云敬远,何时复还! 注释: 1. 事不可寻:事情不可寻找。 2. 思亦何极:思念也没有尽头。 3. 日徂月流:日月流逝。徂,往;流,流逝。 4. 寒暑代息:四季交替,寒冷和炎热轮流出现。 5. 死生异方:生死在远方不同。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此句描述诗人的外貌和年龄,白发意味着年老,两鬓的白发说明他的年纪已大。"肌肤不复实"表明肌肤失去了年轻时的弹性或光泽。 2.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此句表达尽管家中有五位儿子,但没有一个擅长使用书写工具(纸和笔)。这暗示可能缺乏教育环境或资源。 3.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舒"可能是诗人的某个儿子的名字。"二八"指的是女子十六岁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译文: 住在城邑里,悠然自在地休息; 坐在高大树木的阴凉下,走在路上经过简陋的门户; 美味的食物是花园中的向日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入蜀记》中的一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理解: 1.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 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在公元辛丑年(宋孝宗淳熙七年)的七月,因公假而返回江陵(今属湖北省),夜晚行走在涂口的情景。 2.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长期隐居生活,远离世俗纷扰,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情感。 3.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
《还旧居》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注释: - 畴昔家上京:过去在京城。 - 六载去还归:六年后回来。 - 恻怆多所悲:心中充满了悲伤。 - 阡陌不移旧:道路和田野还是原来的。 - 邑屋或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