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诗句释义:自古以来,人都有死亡的时候,但又有谁会活得长久不老呢? 译文:自古人生就有死,谁能长寿命不亡?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赏析: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八》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以“自古皆有没”开篇,表达了一个古老的事实,那就是生与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法抗拒。接着,诗人提问“何人得灵长”,这是在探讨人为何能够长寿的问题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释: 1. 怅恨独策还:感叹独自归来的惆怅。 2. 崎岖历榛曲:曲折崎岖地经过荆棘丛生的小径。 3. 山涧清且浅:山中的小溪清澈又平缓。 4. 可以濯吾足:可以用来洗脚的地方。 5. 漉我新熟酒:让我滤出新酿的美酒。 6. 只鸡招近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 “重离”指的是日出,象征光明和希望。 - “照南陆”表示太阳照耀着南方的土地。 - “鸣鸟声相闻”描绘了鸟儿的叫声相互传颂的景象。 2.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 “秋草”指秋天的草。 - “未黄”说明草还没有变黄,意味着秋天尚未完全到来。 -
《读山海经(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注释: - 玉台凌霞秀:形容山峰如同玉石般美丽,云雾缭绕。 - 王母怡妙颜:王母娘娘的容颜美好迷人。 - 天地共俱生:宇宙万物都是天地共同孕育而生的。 - 灵化无穷已:神灵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 馆宇非一山:神仙居住的地方不是一座山峰。 - 高酣发新谣
这首诗出自《读山海经》的第五篇,是一首描写三青鸟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注释:三只青鸟在飞翔时姿态翩翩,它们的毛色非常奇特且令人喜爱。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对三青鸟的描述,展现了它们轻盈优雅的姿态和独特的毛色,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2.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注释:早晨作为王母娘娘的使者,晚上则返回三危山。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三青鸟的往返行动
《读山海经(其四)》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注释与赏析: 1.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 解释: "丹木"指代一种珍贵的树木,它生长于何处并未明确说明(“何许”即“哪里”),但它位于峚山的东南方。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丹木的生长地,虽未具体说明,但为下文提供了背景。 2.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 逍遥:悠闲自在地;芜皋:草野;杳然:遥远的样子;望:眺望;扶木:传说中的仙山。 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 洪柯:巨大的树木;百万寻:形容树大;森散:茂盛的样子;复:又、再;旸谷:神话传说中的日出之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灵人:神仙;丹池: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朝朝为日浴:每天早晨都在日出时沐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神景:神仙的景象;一登天:指神仙升天;幽
诗句: 1.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译文:长时间远离了山林湖泊,只与荒野为伴寻找乐趣。 注释:山泽游指在山林湖泊中游玩,浪莽林野指的是广阔的自然景色。 2.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译文:试着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踏着荆棘走在废弃的田野里。 注释:子侄辈表示年轻的一代,披榛步荒墟意味着探索未知的领域。 3.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译文:在墓地之间徘徊,回忆起过去有人居住的地方。 注释
这首诗是《读山海经》中的第三首,描述了作者在槐江岭上看到昆仑墟的景象,感叹自己无法与古人周穆王相提并论。全诗通过描绘昆仑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诗句注释: -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 槐江岭:指地名或山脉。 - 玄圃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昆墟: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位于昆仑之东。 - 光气:形容光辉照耀的样子。 - 亭亭明玕照:形容山峦高耸,树木繁茂
癸卯年十二月中作,这首诗是作者在与从弟敬远的书信交流中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 "寝迹":居住,安身;"衡门":古时隐士隐居之所,多指简陋的住所。 - "邈与世相绝":与世俗隔绝,超然物外。 2.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 "顾盼":环视,左右观望。 -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代表简陋的居所。 - "昼常闭":常常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