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友的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第一句:"寂寂高堂,何时复践?"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在寂静的高堂中,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踏入那熟悉的家园。这里的“寂寂”形容高堂的空旷与寂静,而“复践”则表达了对重回家园的渴望和期待。 2. 第二句:"藐藐孤女,曷依曷恃?" 这句描绘了一位孤独无助的女儿,她既无亲人可以依靠,也无人可以依赖
译文 九日闲居 在短暂的人生中,我常常感到许多欲望。 这样的人喜欢长久地活着。 阳光和月亮都按时到达,大家都喜欢它的名字。 露水冷冽、微风停息,天象清晰明朗。 飞过的燕子无痕迹,归来的大雁鸣叫不已。 酒能帮助驱除一切烦恼,菊花让人忘却衰老。 那些像蓬草一样简陋的士人,却只能空看着时机的流逝。 注释: - 世短意常多:指人生短暂而欲望无穷。 - 斯人乐久生:这样的人喜欢长久地活着。 -
祭程氏妹文 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日。程氏之妹服制再度完整。陶渊明用少牢的祭祀,恭敬地酹酒。呜呼哀哉! 时光流转,寒来暑往; 梁尘积累,庭草荒芜。 空荡荡的屋子,凄清凄厉的孤影; 肴肉和酒杯都已虚设,人已逝如烟云! 谁没有兄弟?人生本同生; 我与尔,只是百种常情中的一种。 慈母早逝,你尚且在世时,还是一个娇小的孩子; 我年二六,而你才九岁。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共同成长,互相扶持。 嗟乎!你
读山海经(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钦䲹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巨猾肆威暴:这里的“巨猾”指的是非常狡猾的人或势力,而“肆威暴”则是指他们肆意施展暴力。 2. 钦䲹违帝旨:“钦䲹”可能是对某种生物的误写或误解,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被畏惧或敬畏的对象。而“违帝旨”则表示这种生物的行为违背了皇帝的意愿。 3.
【注释】 和泽:和煦之泽,润泽万物。三春:指初春、仲春、晚春三个季节。 清凉:清爽宜人。素秋节:秋天的节气。 露凝:指露水结成了冰珠。无游氛:没有飘浮的雾气。 天高:天空极高。肃景澈:使景致显得更加清晰明朗。 陵岑:山势高峻。耸逸峰:高耸入云的山峰。遥瞻皆奇绝:远远望去,都是奇特绝妙的地方。 芳菊:鲜艳的菊花。开林耀:在树林中盛开。耀:光彩夺目。 青松冠岩列:青松挺立于岩石之上。冠:居首位。
诗句原文: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注释解释: - 岩石巍峨:描述了岩石的雄伟与坚固,暗示着其不可动摇和稳固。 - 显朝市:指在朝廷中显赫一时。 - 帝者慎用才:帝王在选择和使用人才时需要谨慎,强调了领导者对人才选拔的重视。 -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提问为何废弃了共工与鲧这样的人物,同时引出新的治理方式的出现。
《读山海经(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注释: - 夸父:传说中一位巨人的名字,他有着极大的力量和勇气。 - 诞宏志:有着伟大的志向和抱负。 - 乃:于是,就。 - 日竞走:与太阳竞走,形容速度极快。 - 俱:都。 - 虞渊:传说中日出的地方,也是指深渊或深不可测的地方。 - 似无胜负:仿佛没有胜败之分。 -
诗句及译文 第1句 > 原文: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 译文: 有一只猫头鹰见到了城墙上的村落,那个国度中有一群被放逐的士人。 第2句 > 原文: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 译文: 思念那怀王时期,那些曾经频繁前来的士人。 第3句 > 原文: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 译文: 青丘有一种奇异的鸟,它说自己是唯一能见到你的; 第4句 > 原文: 本为迷者生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孟夏时节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孟夏草木长:孟夏指的是初夏时节,草木茂盛生长,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
这首诗是《读山海经》(其七)的原文,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解释,以及关键词的解释和赏析: --- 读山海经(其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注释与赏析: -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 “粲粲”形容树木繁茂,光彩夺目的样子。“三珠树”可能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某种珍贵或美丽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