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下面是每句的释义及其对应的译文: ```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注释】: 负疚:有病在身。 颓檐:破败的屋檐。 无一欣:一天中没有一点高兴的事。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注释】: 药石:比喻良药和美玉。 有时闲:有时间闲暇。 念我意中人:想念我心爱的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注释】: 相去:相距。 不寻常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五月的早晨,我写下这首和诗。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如同一只自由游弋的船,在浩瀚的大海中遨游,它的归程是无尽的。 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 从新的一年开始,我们就像星辰一般在天际上下起伏,转眼间就到了年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南窗很少见到枯萎的植物,而北林却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神渊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就像神渊中孕育着及时的雨水
《赠羊长史》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注释: 1. 愚生三季后 - 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是后来者。 2.
【诗句释义】 乙巳岁(公年,这里指公元745年)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钱溪,古县名,在今浙江省衢州市)。 我不践斯境(我不去这个地方),岁月好已积(岁月已经积累了许多)。 晨夕看山川(早晚欣赏山川风光),事事悉如昔(一切都像过去一样)。 微雨洗高林(小雨洗涤着高山的树林),清飙矫云翮(清凉的风吹拂着云彩的羽毛)。 眷彼品物存(怀念那些景物的存在),义风都未隔(正义之风没有消失)。
翻译: 赠长沙公族祖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感慨岁月变迁,家族关系变得疏远。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突然觉醒,怀念当初的初心和情谊。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礼服依旧优雅,但时光荏苒,岁月已逝。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感叹那些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人们,心中充满徘徊不定的情绪。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 庄重的家族,能够建造起如此宏伟的殿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和谐的气氛温暖如冬日阳光
这首诗是《和郭主簿二首(其一)》的第一句,全诗共四句。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和赏析: 1.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 解释:“蔼蔼”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堂前”指家中庭院或书房前的树林,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而“中夏”指的是盛夏时节,这里用来强调夏日的炎热。整句诗描绘了一个夏天里,树木茂密、树荫覆盖的场景,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感觉。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绘夏日树林中的景色
荣木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 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先师遗训,余岂之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译文:荣木(荣木:一种树木
酬丁柴桑 有客有客,爰来宦止。 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飡胜如归,聆善若始。 匪惟也谐,屡有良游。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译文: 有客来访,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 他公正无私,聪明伶俐,深受百里百姓的敬仰。 品尝美食如归家般舒适,聆听教诲如同开始一般新鲜。 他不仅和蔼可亲,而且经常有美好的游玩时间。 一起谈话,一起眺望远方,以此来表达我的忧愁。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其一】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其二】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其一】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但总归是美好的一天。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穿上春季的新装,到东郊去游玩。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在山间洗去了残余的雾气,天空变得温暖而清澈。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从南方吹来一阵风,给新长出的小苗带来活力。 【其三】 "洋洋平泽,乃漱乃濯。"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洗涤着身体。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远处的景色辽阔而令人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