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诗句释义: 1.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 注释:南风吹过原野,草木茂盛,茅舍显得十分渺小。 2.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 注释:麦穗已经长齐,孩子们很可爱;桑叶长得正好,蚕儿吃得饱饱的。 3.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 注释:老翁只喜欢丰收的年份,而农妇却不知道这些好时节。 4.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 注释:野棠梨花盛开
诗句: ```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 译文: 在蕲水清泉寺的游历中,我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山脚下刚长出的幼嫩兰芽轻轻浸入清澈的溪水中,而松林间的沙路却因为雨水的洗涤显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潇潇落下,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深处飘来,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生机。但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象之中
【诗句释义】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巵。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译文】 有谁能欣赏西湖的美景呢?美景随时都在变化,就像车盖追逐着花朵。大家都沉迷于在花丛中饮酒的快乐。 谁知道在闲暇之时,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看着远处的芳草和斜下的阳光,水面远处烟雾缭绕,只有一只白色的鹭鸶在湖面上自由飞翔。 【赏析】
诗句释义: 1. 画眉鸟:此句描述的是一种鸟类,因其叫声优美而得名“画眉”。 2. 百啭千声:形容画眉鸟的鸣叫声很多,声音婉转。 3. 随意移:意指画眉鸟在树枝间移动时,叫声也随之改变,不受拘束。 4. 山花红紫:形容山上或树上开满红色的、紫色的花,增添了生机与色彩。 5. 树高低:描绘了树木高低错落的美景,也象征着画眉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6. 始知锁向金笼听:开始明白,鸟儿被关在笼子里时
采桑子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注释与赏析: - 清明上巳:指清明节和上巳节两个节日,都是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 - 西湖好:形容西湖景色优美宜人。 - 繁华:形容西湖周围的景象十分热闹,充满了生机。 - 争道谁家:形容西湖周围的人们争相前往观看或游玩。 - 绿柳朱轮:描绘出一幅春天柳绿花开、车轮装饰精美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在百花凋零之后,西湖显得格外宜人美丽。这里“西湖”指的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处著名景点,以其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著称。春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也是花卉盛开的时候,因此当所有花朵都凋谢后,西湖的美丽变得更加突出。"狼藉"形容花瓣落得满地,而"残红"则指那些已经凋落的花朵,它们的红色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和心情的诗作。 诗句注释: - 夜凉吹笛千山月:描述在夜晚,凉风中,一个人吹奏笛子的情景,月光照亮了千山。 - 路暗迷人百种花:描述路上的景色,因为夜晚的黑暗和远处的花丛,让人难以分辨方向。 - 棋罢不知人换世:描述下棋结束,突然发现世界已经改变,人事已非。 - 酒阑无奈客思家:描述喝酒喝到一半,感到无奈和孤独,思念家乡。 译文: 夜幕降临,我吹着笛子,月光照耀着千山
译文: 采桑子·西湖好 船载着美酒驶向美丽的西湖,急促的笛声弦乐演奏,玉盏传递着欢愉。在平缓的水波上平稳地划行,任凭醉意沉沉入睡。 行云似乎在行舟之下,湖水清透,令人沉醉。我俯视水波,留恋不舍,仿佛湖中别有一番天地。 赏析: 《采桑子》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宋代流行的词调,其格式为上下阕各四句,每句五言或七言,共二十字。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及在此处的愉悦感受。 注释与赏析
诗句翻译: 1.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2.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注释及赏析: 1. 翻译: - “嗟乎!”: 感叹词
诗句: -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译文: 欧阳子正在夜晚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他惊讶地倾听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