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笔下辉煌与谦逊并置之篇 1. 文章节选 2. 译文与注释 3. 赏析 4. 关键词解释 5. 结语 一、文章节选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雠、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注释: - 公:指范仲淹,即文中的“公”。
这首诗是元稹的《戏答元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人,唐朝诗人。这首诗是他在春天时写给朋友的一封回信,用戏谑的语气回应了朋友对他的诗作的评价。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注释:春风似乎没有吹到这遥远的山城,二月份还没有看到山上的花。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惊喜,因为春天的到来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季节即将到来。同时
临江仙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释: 1. 金銮同唱第:指的是曾经在金銮殿(皇宫)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功名。2. 春风上国繁华:指的是当时的国家繁荣昌盛,春天的气候宜人。3. 如今薄宦老天涯:指的是现在已经是官位微薄,被贬到边远的地方了。4. 十年歧路:指过去的十年间
这首诗描述了西湖在夕阳下的美丽景色,以及湖面和岸边的宁静。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 - 夕阳映照下的西湖景色非常美丽,花朵丛生的山坞与平缓的河滩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2. 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 湖面宽广平静,没有其他人来打扰,只有一条小船静静地漂浮着。 3. 西南月上浮云散 - 太阳西沉,月亮从西南方向升起,将浮云渐渐驱散。 4. 轩槛凉生 -
踏莎行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译文: 雨水过后,阳光明媚,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各样的花卉竞相开放,展示出它们的美丽。画梁上的燕子双双飞舞,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玉笼中的鹦鹉独自睡觉,显得十分孤单。 墙上爬满了薜荔,地上长满了莓苔,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青楼里传来阵阵歌声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南园:在京城洛阳城南。南园,即洛阳的名胜之一,是当时文人墨客游赏之所。 春半:指春天将尽。踏青:春游。 风和闻马嘶:春风轻拂,听到马儿长嘶的声音,形容春天生机勃勃。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青梅:未成熟的梅子,色泽浅绿。 柳如眉:形容柳树枝条细长柔美,像女子的眉毛一样。 蝴蝶:春日里飞舞的美丽昆虫。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花露:花朵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诗句】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轻轻的小舟在湖面上划过,景色美丽得让人心醉。湖水蜿蜒流过,岸边生长着郁郁葱葱的芳草。远处传来阵阵笙歌声声,与这宁静的景色相得益彰。湖面波光粼粼,如同一块块琉璃一般光滑。小舟随着水流轻轻晃动,仿佛被风带走了一般。突然,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一群鸟儿从空中俯冲下来,掠过湖岸
【解析】 1.这是辛弃疾晚年的一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带湖后所作。此词写春日感怀。上阕由“一年春事都来几?”起笔,以设问句发端,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下阕从回忆往昔写起,“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三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用典故,表达自己归隐田园、终老山林的决心和愿望。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朝廷的无限失望。 2.“绿阴庭院”“暖风帘幕”,点明时间与环境。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1. 候馆梅残:候馆,指旅馆。梅残,表示春天即将结束。 2. 溪桥柳细:溪桥,即河边的桥。柳细,形容柳枝细长。 3. 草薰风暖摇征辔:薰,香气。风暖,风温暖。摇征辔,意为马匹在微风中摇晃着缰绳。 4. 离愁渐远渐无穷:离愁,离别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