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天地为大尊。 奈何情性违乱,乃使齿发衰暮?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自求而太虚。 欲非彼之所施兮,固将离而不处! 哀吾生之须臾兮,聊暂托于谷口。 越鸟巢南枝兮,高台苦秋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沧海以为家兮,寄蜉蝣于天地。 幸时来而作梦兮,愿足下之存亡!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自求而太虚。 欲非彼之所施兮,固将离而不处!
楚辞 · 九章 · 其三 · 哀郢 皇天不仁(注释1),何百姓震愆?民离散相失,方仲春东迁。 皇天不仁(注释2):上句的“无”字是虚词,“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下句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老百姓遭受灾难呢? 仲春:农历正月;《诗经·小雅》:“十月获稻。”这里指阳历二、三月份。 东迁:即“南迁”。春秋时期楚国的先王在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建都。屈原从郢都离开,到江夏去避难
注释:橘徕服:橘树生长的地方是南国。徕:通“来”。服:适合、适宜。受命不迁:受到上天的使命而不迁移。生南国:生于南方。深固难徙:根扎得牢固难以移动,一意孤行志向坚定。绿叶素荣(jìng):叶子是绿色而花是白色的。纷其可喜:繁茂的样子令人喜爱。曾枝剡棘(jiǎn jí):树枝上长着细刺。圆果抟(tuán tuó):果实呈圆形,又大又饱满。青黄杂糅:颜色像青黄色交错在一起。文章烂兮
赏析: 这首诗是屈原创作的《九歌》中的第四篇作品,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楚辞·九歌·湘夫人》中写的是一个女子在秋风里思念心上人的情景。 “帝子降兮北渚”,这是从神女的角度来写的。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女神乘着驾船来到北岸。“目眇眇兮愁予”意思是,那楚王的魂魄飘忽不定,我忧愁而不得见啊!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写神女在秋天里独自坐在船上。她看到风吹摇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注释: 吉日:吉利的日子。 辰良:日子好。 穆将愉:气氛很美。 上皇:指天帝。 抚长剑:把长剑握在手中。 玉珥(ěr):用玉石装饰的佩饰。 璆锵鸣:形容钟磬等金属器发出清脆的声音。 琳琅:珍贵的珠子,比喻各种珍宝。 瑶席:白色的丝织品铺成的席梦。 玉瑱:白玉做的枕头。 盍将把兮琼芳:为什么不拿起美酒来品尝呢? 蕙肴蒸:用香草和肉煮制成的食物。 兰藉(jiè):以兰花装饰的垫子。 奠桂酒
注释:操吴戈兮被犀甲:意思是拿着吴地出产的戈和犀牛皮做的铠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意思是战车上交错着短兵器互相交锋。旌蔽日兮敌若云:意思是敌人像乌云一样密布在天空中,旌旗遮住了太阳。矢交坠兮士争先:意思是箭如雨点般射来,战士们争相冲锋向前。凌余阵兮躐(bì)余行:意思是冲到我军阵地上去,践踏我的行列前进。左骖殪(yè)兮右刃伤:意思是左边的战马倒下了,右边的武器被砍断了。霾两轮兮絷四马
赏析: 译诗 楚辞 · 其八·九歌 · 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河伯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注释 九歌·其八·河伯 ①九河:即长江、汉水等九条大江大河的总称。
注释: 暾将出:初升的太阳。 扶桑:日出处,在东方。 抚余马:抚摸我的战马来驱驰。 皎皎:明亮的样子。 龙辀(zhōu):龙形车驾。 委蛇:曲折盘旋,这里指曲折前进。 长太息兮将上:长长的叹息,要登上高处。 心低佪(qī):心情忧郁。 观者憺(dàn):看的人陶醉了的样子。 緦瑟(sè):古乐器名。 交鼓:两种不同的打击乐合奏的音乐。 箫钟:箫和钟,古代乐器。 鸣篪(chí)
译文: 佩兰汤沐浴芳草,华衣鲜艳如英。 灵体连蜷留驻宫阙,光彩照人未央无涯。 龙驾上御服华丽周章, 灵皇皇降临寿宫, 飞升云中翱翔逍遥。 览冀州有余不尽, 横四海穷尽无疆。 思君心忧切盼, 劳神焦虑愁肠寸断。 赏析: 这首诗是屈原在《九歌》中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对楚国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全篇共分两章,每章八句,用比兴手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云中仙境图。 第一章写主人公沐浴兰汤、华衣艳服的情景
天之极兮! 无乃太虚乎哉! 楚辞 · 天问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 爰出子文?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天之极兮!无乃太虚乎哉! 译文 用一百辆车易得的禄位却不能得到; 傍晚雷电交加,我归去有什么忧愁? 我的威严没有奉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