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谁道江南秋已尽,衰柳毵毵,尚弄鹅黄影。落日疏林光炯炯,不辞立尽西楼暝。 - 这首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谁道江南秋已尽" 意味着作者怀疑人们是否真的认为秋天已经结束了。这里的“谁道”和“未尽”表达了一种对季节变迁的深刻思考。 - "衰柳毵毵"描述了柳树叶逐渐变黄的情景,而"尚弄鹅黄影"则描绘了柳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与秋天告别。 - "落日疏林光炯炯"
诗句释义: 1. “莫斗婵娟弓样月” - 不要与月亮相比,因为它的形状像弓一样。 2. “只坐蛾眉” - 只是坐在眉毛上。 3. “消得千谣诼” - 足以抵挡无数谣言和诽谤。 4. “臂上宫砂” - 在手臂上的痣。 5. “那不灭” - 那不会消失。 6. “古来积毁能销骨” - 自古以来的诽谤之词可以消磨人的骨头。 7. “手把齐纨相诀绝” - 用手拿着白色的丝绸作别。 8. “懒祝西风” -
《蝶恋花》 帘幕深深香雾重,四照朱颜,银烛光浮动。一霎新欢千万种,人间今夜浑如梦。 小语灯前和目送,密意芳心,不放罗帏空。看取博山闲袅凤,蒙蒙一气双烟共。 注释: 1. 帘幕深深香雾重:帘幕深深地垂挂,弥漫着浓重的香气,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2. 四照朱颜,银烛光浮动:四下里都是映照着红润的面庞,银色的蜡烛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如同流水般轻柔。 3. 一霎新欢千万种:短暂的欢乐有千万种不同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1) “楼外秋千索尚悬,霜高素月慢流天”,这两句诗是说:楼外的秋千上还挂着绳结,霜降以后素月慢慢地在天空流动
译文: 满地铺满了霜华,如雪般洁白,西风吹过,瘦马上的马铃声和残月相互呼应。一曲《阳关》还未唱完,车声和歌声就已交织在一起变得模糊难辨。换了一茬又一茬,天涯的芳草已经换成了新的花色,但那深深的路基还是当年的样子。人生就是这样,无法诉说,尤其是离别之情最让人难以释怀。 注释: 1. 满地霜华浓似雪 - 描述了一个寒冷、霜白覆盖的场景。 2. 人语西风 - 形容西风中传来的人们的谈话声。 3.
鹧鸪天·庚申除夕和吴伯宛舍人 绛蜡红梅竞作花,客中惊又度年华。 ——绛蜡:红色的蜡烛;红梅:红色的梅花,象征喜庆的节日气氛。竞作花:竞相开放。客中:旅居他乡。 ——惊又度年华:惊:惊喜、惊叹。又:再次。度:度过。年华:年华指时光,岁月。—— 离离:形容长柄下垂的样子。天斗:天上的北斗星。隐隐:隐隐约约地。轻雷:轻柔而稀疏的雷声。隔巷车:隔着小巷传来的车声。斟醁醑(sù):斟酒。和尖叉
蝶恋花 斗觉宵来情绪恶,新月生时,黯黯伤离索。此夜清光浑似昨,不辞自下深深幕。 何物尊前哀与乐,已坠前欢,无据他年约。几度烛花开又落,人间须信思量错。 注释: 1. 斗感:形容时间已经深夜,但人的心情依然沉重。 2. 黯黯伤离索:形容心情低落,伤感离别。 3. 此夜:指今晚。 4. 清光:明亮的月光。 5. 尊前:酒席上,指宴会中。 6. 哀与乐:形容快乐和悲伤的情感。 7. 已坠前欢
诗句释义: 1. 独向沧浪亭外路 - 描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沧浪亭外的小路。沧浪亭是一处著名的园林,位于杭州西湖,因此此处的"沧浪"也暗示了地理位置。 2. 六曲栏干 - 指的是园林中的曲折栏杆。六曲表示弯曲的次数或形状,通常用来形容园林布局的复杂和美丽。 3. 曲曲垂杨树 - 形容树木生长的形态,弯曲的枝条像是下垂的柳枝,增添了园林的柔美气氛。 4. 展尽鹅黄千万缕 -
【注释】 翠幕:指窗帘。无着处:没有落脚之地。惺忪(xīng sōng)语:迷糊的话。残夜:夜将尽。小楼:高楼。四山积雪明如许:四座山峰上雪光照耀如同白昼一般明亮。起瀹(jué)龙团:煮茶。羜(zhú):羊肉串,一种食品。此景人间殊不负:这样的景色在人间实在难得。檐前冻雀还知否:檐下的寒雀是否还能知晓呢? 【赏析】 这首词写暮春时节的夜景,抒写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忆挂孤帆东海畔,咫尺神山,海上年年见。 几度天风吹棹转,望中楼阁阴晴变。 金阙荒凉瑶草短,到得蓬莱,又値蓬莱浅。 只恐飞尘沧海满,人间精卫知何限。 译文: 怀念那在东海边缘的孤船,近在咫尺的神山,每年都能在海上看到其壮丽景色。 多少次被风所吹,船桨随风转动,远方的楼阁在阳光下变幻莫测。 金阙(皇宫)荒废了,瑶草(一种植物)也变得稀疏短小,到达了蓬莱(一个传说中的仙境),却又觉得它太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