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
人间词话 · 第六十二则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轗轲长苦辛。此诗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恶其游也。 诗句逐句释义 1.
枯朽的藤蔓缠着老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来的乌鸦。一座小桥横跨清澈的小溪,平静的河滩上铺满了黄色的沙石。荒凉破败的古道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渐渐地从西边落下,悲凉的离别使人肝肠寸断地独自漂泊在天涯。 注释: 枯藤:指藤上的枯叶。 老树:指树枝干已经衰老。 昏鸦(yā):傍晚归巢的乌鸦。 流水平沙:水流入平沙。这里用“流水”形容“平沙”。 古道西风瘦马:荒凉破败的道路
诗句大意: 水光云影,绿波摇荡,抚玩无穷,追求已远 译文介绍: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图。作者通过“水光云影”和“绿波摇荡”等词语,生动地描述了江面上的水光与云影相互辉映、波动的情景。这既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又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情感上的波动,即追求与渴望。这里的“抚玩无穷”,意味着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欣赏和留恋。而“追寻已远”则表达了对远方目标的追逐,尽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距离
【注释】 诗人:诗人的诗。 必:一定。 轻视外物:不把外界事物当回事。 奴仆:仆人。 风月:指山水风景和美女。 又:而且。 重视外物:重视外界的事物。 与:同“欤”,表揣测语气。 花草:花草树木。 共忧乐:忧愁和欢乐一起分享。 赏析: 这是一首词论,是清代文学评论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观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注释:白仁甫的《秋夜梧桐雨》剧本,深沉雄浑,悲凉壮美,是元代戏曲中的佼佼者。 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 注释:但是他却写了一首《天籁词》,粗浅之极,不值得作为辛弃疾的奴隶。 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 注释:难道创新的人容易成功,而因袭的人难以巧妙吗? 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 注释:还是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局限性呢? 读者观欧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 意思是说,在近体诗的体裁中,五言或七言的绝句是最高等级的,其次是律诗,再次是排律(即长篇的律诗)。 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 这里的“盖此体”指的就是近体诗,而“两无所当”则表示这种诗体在寄兴言情方面并不适宜。 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注释】 入乎:深入到……里面去。 其内:其中。 故:因此。 写之:描写出来。 出乎:从……里出来。 有生气:充满了生机。 高致:高尚的志趣。 美成:周邦彦,字美成,宋代词人。 白石:姜夔,字尧章,宋代词人。 【赏析】
【注释】 《花间集》:五代后蜀毛文锡编。收录了西蜀(指后蜀)和南唐的词人18家,共55首词。“花间派”是词史上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有温庭筠、韦庄等,风格柔婉,音律和谐,语言艳丽,善于运用典故。陆德夫:名放翁,北宋文学家,精于音律,善作词曲。 “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唐末五代时期,诗歌越来越低劣。但是演唱时却很简洁,很古朴可爱。 “能此不能彼,未可以理推也。”:能这样做
【注释】 人间词话:这是清代文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书中的一则。“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对词的看法,他认为词是“有我之境,且能以我观物”。 五百篇:指《诗经》。《诗经》中共有305篇诗。 十九首:指汉代无名氏的古诗19首。 五代:即唐代的“花间派”,北宋的“豪放派”。 北宋:指宋代的词人。 词中之意:指词中所蕴含的感情或意境。 题尽:指题目能涵盖词的全部内容。 花庵、草堂:古代诗词集的名称。
译文: 《长恨歌》这样的壮美诗篇,所描写的内容只是“小玉双成”四个字,才显得有余。梅村歌行,就不是描写事情就不能完成。白乐天、吴梅村优劣的对比就在于此。不仅仅是写诗如此,填词家也不可不知啊。 注释: 1. 《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 小玉双成:指杨贵妃的两个侍女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讨论了诗歌创作中对细节描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