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注释】
人间词话:这是清代文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书中的一则。“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对词的看法,他认为词是“有我之境,且能以我观物”。
五百篇:指《诗经》。《诗经》中共有305篇诗。
十九首:指汉代无名氏的古诗19首。
五代:即唐代的“花间派”,北宋的“豪放派”。
北宋:指宋代的词人。
词中之意:指词中所蕴含的感情或意境。
题尽:指题目能涵盖词的全部内容。
花庵、草堂:古代诗词集的名称。
佳山水:指优美的风景。
无题也:指没有固定的题目。
中材之士:中等才能的人。
振拔:奋发上进。
【赏析】
这首词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接着指出,这并不是说这些作品没有标题,而是说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意境和情感无法用一个固定的标题来概括。
作者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花庵”、“草堂”是古代诗词集的名字,这里指的是那些专门为诗词起过名字的作家们。他们给诗词起过很多题目,甚至连古人的无题之词也被他们为之作题。这种做法就像是把一幅优美的山水画简单地标注为“此某山某河”,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做会使诗和词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作者得出结论:“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意思是说,诗和词一旦加上了题目,它们就失去了原来的韵味和生命力;而如果能够保持它们的原始面貌,不受题目的束缚,那么这些作品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这首词通过提出问题、阐述观点和总结经验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了一个关于诗词创作的重要道理——不要过度依赖题目来表达诗词的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