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注释:
- 四言:指四字一句的诗歌。
- 敝:衰败,落后。
- 《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总集。
- 五言:指五字一句的诗歌。
- 七言:指七字一句的诗歌。
- 古诗:指古代的诗歌。
- 律绝:指有固定的格律和字数限制的诗体。
- 词:指宋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 遁:逃避。
- 此说:指“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的说法。
- 文学后不如前:指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落的现象。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王夫之说的,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文体发展的观点,即文体的流行时间越长,其影响力就越强,导致文体的形式逐渐僵化,难以创新。他认为,这种僵化的现象使得文学作品的质量逐渐下降,甚至不如以前。然而,他并不完全相信这个观点,因为从一种文体发展到另一种文体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元素产生,使得文体得以发展并不断更新。因此,他提出,虽然文体的发展可能会走向衰败,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体都会走向衰落。只要人们能够不断地创新和突破,文体的发展就会继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