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枯朽的藤蔓缠着老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来的乌鸦。一座小桥横跨清澈的小溪,平静的河滩上铺满了黄色的沙石。荒凉破败的古道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渐渐地从西边落下,悲凉的离别使人肝肠寸断地独自漂泊在天涯。
注释:
枯藤:指藤上的枯叶。
老树:指树枝干已经衰老。
昏鸦(yā):傍晚归巢的乌鸦。
流水平沙:水流入平沙。这里用“流水”形容“平沙”。
古道西风瘦马:荒凉破败的道路,秋风中的瘦马。
夕阳西下:太阳渐渐往西边落山。
断肠人:指有离愁别恨的人。
赏析:
这首小令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组曲中的第一曲,全曲以“断肠人在天涯”为题,写游子在秋天思念远方的亲人,表达了羁旅他乡的游子的凄楚之情。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勾勒出一派凄凉、衰飒的景象。作者选取几个富有特征的细节,如“枯”、“老”、“昏”,来描画一个深秋时节的景色:黄藤缠绕着一株老树,树上栖息着几只黄昏后归巢的乌鸦。这些细节描写,既准确地传达出了时间、季节的特征,更深刻地揭示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立刻感受到诗人心境中的孤寂与落寞。
接下来的一句“小桥流水人家”,画面由静而动,由远及近。小桥连接两岸的人家,河水潺潺流淌的声音仿佛也在诉说着什么。“平沙”一词在这里用来描绘“流水”所过之处,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也为下文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寂寞。古道上的西风吹动着落叶,而在这萧瑟的环境中,一匹马显得格外消瘦。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种孤独和无奈正是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是整首小令的点睛之笔。夕阳西下意味着一天即将结束,而诗人却仍然孤独地漂泊在天涯海角,没有归宿。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更反映了他在异乡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