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
江城子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注释: 髻鬟:指女子的发髻和头发。狼藉:杂乱无章的样子。 黛眉:指女子的眉毛。 出兰房:走出自己的闺房。 角声呜咽:指战鼓的声音。鸣咽,声音悲凉。 星斗:星星和月亮。 微茫:模糊不清。 露冷月残:形容夜色凄凉。 未起:还没起床。 留不住:无法挽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离别丈夫的词
【注释】 定西番:词牌名。 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夜深了,灯烛已燃尽,室内无人,只有我独自对坐。“挑尽”指灯烛燃尽。“人灼灼”是形容人容光焕发。“漏迟迟”是指时钟的滴答声越来越慢。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我斜靠着屏风,静静地坐着,心中满是愁绪,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只能让这满腔心事化作一滴滴相思之泪,滴在窗前的梧桐上。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
【注释】 芳草:指春日的花草。灞陵: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柳烟:指杨柳的袅袅烟雾。深:浓密。 弦管:指古代乐器中的琴瑟。肠寸断:形容极度悲伤。 今日送君千万:指今天要送给你的东西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红缕玉盘金镂盏:指酒杯是用红色丝线缠绕的,上面装饰着玉石花纹,是贵重的酒器。 须劝,珍重意:意为必须劝说,希望她珍惜这难得的相聚。 莫辞满:不要推辞饮酒。 【赏析】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韦庄诗中描绘冬日长安心境与志向表达 1. 诗句解读与背景 - 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 - 郄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 溪上却思云满屋,镜中唯怕雪生髯 2. 诗人心境剖析 - 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 - 郄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 溪上却思云满屋,镜中唯怕雪生髯 3. 诗意深度解析与欣赏 - 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张谓的《南阳行》。这是一首揭露税场官吏残暴,歌颂农民英勇斗争的叙事诗。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税场的混乱情况;后四句写税场中的农民和猎虎人的英勇斗争。 首句“海内昔年狎太平”是说:天下太平的时候,人们习以为常,认为天经地义。这里用反问语气,表明税场的情况是与太平时代不相称的。 第二句“横目穰穰何峥嵘”,是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税场中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情景。“横目”指眼睛直视前方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属中吕宫。双调,一百零二字。 恩重娇多情易伤:恩爱之重,娇嫩之身,容易伤感。 解鸳鸯:解除鸳鸾帐中的束缚,意指解除夫妻的禁制。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红润的双唇尚未启齿,口中已飘出阵阵芬芳的香气。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缓揭绣衾抽皓腕:慢慢揭开绣有云彩的被褥,露出白皙的手臂。 移凤枕,枕檀郎:移开雕花木枕,让男子枕着檀木的枕头。 【赏析】
【注释】 定西番:唐代西北少数民族的首领,唐高宗时曾封为“西平郡王”。 芳草:指草原。缕结:形容草长得茂盛。艳艳:鲜艳的样子。雨蒙蒙:细雨纷纷的样子。晓庭中:天刚亮的时候。 塞远:边塞遥远。销:消磨,消损。镜里红:指女子容颜憔悴,像镜子里的红颜色一样。恨何穷:恨情无限。 【译文】 芳草丛丛生,花艳丽鲜艳,细雨纷纷下,天刚亮时庭院就一片葱郁。塞外远得很,很久没有听到消息,忧愁消磨了容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共一百韵。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鸟怪巢宫树,狐骄上苑墙。 - “鸟怪”可能指的是鸟类的异常行为,“狐骄”则是指狐狸在围墙上炫耀。 - 描述了宫廷内外的怪异现象,可能是某种动物或自然现象造成的。 设危终在德,视履岂无祥。 - “设危”可能指的是设立危险或困难的情况。 - “视履”可能指的是观察鞋子,这里比喻为观察情况或局势。 - 表达了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
诗句释义与赏析- “深夜归来长酩酊”:描述一个人在深夜回家后,由于饮酒过量而感到十分醉意的状态。 - 关键词解释:“深夜”、“归来”、“长酩酊”分别指的是时间(晚上),行动(返回)和状态(醉酒)。 - “扶入流苏犹未醒”:描绘了某人喝醉后被他人搀扶进屋的情景,但仍然没有完全清醒的意思。 - 关键词解释:“流苏”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装饰物或者家具的部件(如窗帘的一部分),暗示了房间内部环境
这首诗是一首词,名为《天仙子》,由宋朝著名词人苏轼所写。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 "金似衣裳":比喻女子的容颜美丽,如同珍贵的金衣一般耀眼。 - "玉似身":形容女子的肌肤晶莹剔透,如同美玉一样温润。 - "眼如秋水":用来形容女子的眼睛清澈明亮,宛如秋天的湖水。 - "鬓如云":指的是女子的长发柔美飘逸,如云朵般轻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