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注释】 1. 良游:好的游乐。因时暇:因应时节闲暇。乃:于是,便。西南隅:宅舍的南边或西边。 2. 绿烟:指青翠的山色。层城:指层层叠叠的山峦。丰草:指茂盛的草地。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3. 精舍:指高大的房屋。何:多么。崇旷:高大空旷。烦局:繁忙困乏的样子。弘舒:宽广舒展。 4. 架虹:架起彩虹,这里指建造楼台。施广荫:施布大荫凉。构云眺八区:建筑高楼眺望四周八方。 5. 即此:就是这
【注释】 ⑴西郊:指京城西面的郊外。瞩:远眺。⑵东风散馀冱(hù):东风将寒冷的余寒吹散。⑶陂水(pīshuǐ):池塘里的水。⑷烟芳:烟霭和芬芳的花香。⑸杳蔼(yǎo):隐约、模糊不清的样子。⑹新禽:刚生下来不久的小鸟。哢(kònɡ):鸟鸣声。暄:温暖的气候。⑺嘉木:良材,即良木。⑻华觞(shànɡ):美酒。⑼属:赠与,赠送。 【赏析】 《西郊游瞩》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写春游之乐
【诗句解释】 - "再游西郊渡":再次游览或游玩在西郊的渡口。 - "水曲一追游":沿着弯曲的河流,一路追寻和游玩过去。 - "游人重怀恋":游客们重新感受到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与怀念。 - "婵娟昨夜月":昨晚的月亮明亮而美好。 - "还向波中见":月光依然在水中闪耀,仿佛还在水面上。 - "惊禽栖不定":惊飞的鸟不再安定下来栖息。 - "流芳寒未遍":即使到了寒冷的季节,芳香也还未完全散去。
诗句解释: 1. 东风日已和,元化亮无私。 - 描述东风拂过,阳光照耀,万物复苏的景象。 - “元化亮”指的是清明的风,“无私”则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公正无私。 2. 草木同时植,生条有高卑。 - 描述了春天里草木生长的盛况,强调了自然生长的规律,无论是高大还是矮小,都在同一时刻展现生命的力量。 3. 罢官守园庐,岂不怀渴饥。 - 表达了作者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状态,即在园中劳作
再游龙门怀旧侣 两山郁相对,晨策方上干。 霭霭眺都城,悠悠俯清澜。 邈矣二三子,兹焉屡游盘。 良时忽已周,独往念前欢。 好鸟始云至,众芳亦未阑。 遇物岂殊昔,慨伤自有端。 注释: - 两山郁相对:形容两座山峰高耸,彼此相望,形成一种压抑的气氛。 - 晨策方上干:早晨出发,沿着山间的小路向上走。 - 霭霭眺都城:眺望远方的都城,云雾缭绕,显得模糊不清。 - 悠悠俯清澜:静静地俯瞰清澈的河流
【解析】 此诗的译文是:园中的亭台楼阁中观赏景物,雨水使花草都变了样,夏天绿油油的草儿布满整个园子。落花已经结了实,高高的笋尖已经长得像竹子一样粗壮了。我守着这幽静的地方,自认为是个与世隔绝的人,忘却了世俗的一切。 【答案】 园中亭台楼阁中观赏景物。积雨时物变,夏绿满园新。残花已落实,高笋半成筠。守此幽栖地,自是忘机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通晓全诗大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在此基础上鉴赏评价语言和写法,赏析诗句含义。答题时注意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本诗首联“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数里清流茂树云物可赏”的意思是在西南高冈上建屋而居,因雨来寻找竹子,到了沣水之南
【译文】 野水荡漾在长塘,烟花飞舞在晴朗的日。 氤氲的绿树到处有,苍翠的山峦显露头角。 游鱼有时可见影,新荷尚未长得稠。 屡去心地自闲适,可惜无理人术谋。 注释: 1. 任鄠令渼(měi)陂游眺:指任鄠县令时游览渼陂。 2. 滟:水波光闪闪。 3. 烟花:形容繁花盛开的景象。 4. 氤氲:形容烟雾、气氛等弥漫的样子。 5. 苍翠:形容山的颜色深翠。 6.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7. 新荷
【注释】 登高望洛城作:在洛阳城上登高,远眺洛水之滨的城池。洛城:指洛阳城。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高台上建起楼阁,俯瞰四郊。周遍:周围。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雄伟的都城是定都之地,它的地位崇高,为天下诸侯所敬仰。鼎:古代传国之宝,也泛指政权。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黄河与泰山出产云和雨,用土圭测量天地之气。土圭:古时用来测日影的工具,夏至时正午的影子最长,即以这一天为正午。 舟通南越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判断。本题中,要求对“龙门游眺”这一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并分析其内容和思想感情。答题时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如“都门”“佳气生朝夕”“素怀出尘意”,同时注意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意思是:凿山引伊水之流水,使之成为一条笔直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