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解析 诗句: 1. 生长太平日,不知太平欢。 2. 今还洛阳中,感此方苦酸。 3. 饮药本攻病,毒肠翻自残。 4. 王师涉河洛,玉石俱不完。 5. 时节屡迁斥,山河长郁盘。 6. 萧条孤烟绝,日入空城寒。 7. 蹇劣乏高步,缉遗守微官。 8. 西怀咸阳道,踯躅心不安。 注释: - 生长太平日,不知太平欢。 - 在和平繁荣的日子里,人们可能不觉得幸福或快乐。 - 今还洛阳中,感此方苦酸。 -
【注释】 宁知府:指南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到开禧元年(1206年)任宁德知府的王十朋。寿春公:寿春,地名;寿春公,指寿春县令,王十朋的好友。故宅:原居所。 历阶: 登堂入室,进入内宅。存往敬: 怀念过去与朋友的交情。瞻位:看座。馀哀: 未尽之情。废井: 被废弃的井。 阴牖: 阴暗的窗户。生绿苔:长出青绿色苔藓。门前车马散:往日里车马络绎,现在却已无人。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
叹白发 还同一叶落,对此孤镜晓。 丝缕乍难分,杨花复相绕。 时役人易衰,吾年白犹少。 注释: 1. 叹白发:感叹自己头发已变白。 2. 还:还是。 3. 同一叶落:同一片叶子落下。 4. 此:这。 5. 孤镜晓:独自照镜子,清晨的光线。 6. 丝缕乍难分:指头发丝丝缕缕地分开。 7. 杨花复相绕:像杨花一样缠绕着头发。 8. 时役人易衰:常常被征召服役的人容易衰老。 9. 吾年白犹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端居感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一、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沈沈积素抱: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积累。 - 注释:沈沈,形容心情沉重。积素,指长时间积累的感情。 2. 婉婉属之子:形容儿子温柔可爱。 - 注释:婉婉,形容温柔可爱。属子,即儿子。 3. 永日独无言:描述了一个人独自度过漫长的时间,没有言语交流。 - 注释:永日,长时间。独无言,没有言语交流。
这首诗是李白的《悲故交》。 诗句释义: 1. 白璧众求瑕: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常被众人所追求而忽略其缺陷。 2. 素丝易成污:比喻原本纯洁的事物容易被玷污。 3. 万里颠沛还:形容四处流浪,生活艰难。 4. 高堂已长暮:形容岁月流逝,家中长辈已老去。 5. 积愤方盈抱:长时间积累的愤怒难以抑制。 6. 缠哀忽逾度:哀伤的情绪突然超出了正常范围。 7. 念子从此终:因为思念某人而感到悲伤。 8
【注释】 同德精舍:唐白居易所建,白居易任东都留守时,曾于洛京(今洛阳)置精舍,招集名流。 十载别:指作者与同德精舍旧居分别达十年之久。 东林访旧扉:到东林寺去拜访旧时的住所。 山河不可望:山河遥远,已无法望见。 存没意:对生死的感慨。 时迁迹尚在:时过境迁,虽然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但住所的踪迹依然存在。 同去独来归:自己曾经与同德精舍的故人共同前往,而今天独自归来。 还见窗中鸽:回到住所后
【注释】: 林园晚霁: 雨后初晴,阳光斜照在园林。 山多烟鸟乱: 山上云雾缭绕,鸟儿四处飞翔,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林清风景翻: 树林里的清新空气使景色更加生动有趣。 提携唯子弟: 年轻人手拉手,结伴而行。 萧散在琴言: 他们谈论着诗歌和音乐,气氛轻松自如。 同游不同意: 虽然大家一同游玩,但各自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耿耿独伤魂: 独自一个人时,心里充满了悲伤和寂寞。 寂寞钟已尽:
【注释】 春月:春天的月光。观省:视察考察。属城:指临川郡治所在属城,今属江西省吉水县。始憩:开始休息。东西林:指东林寺、西林寺。精舍:佛寺中修行者居住的地方。时:指时间。因时:顺应时节。风俗:社会风尚。布惠:布施恩惠。建隼:筑隼(fēng),这里指修葺房屋。浔阳:今江西九江市,是庐山的别称。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这句说在春天里修葺好房屋,然后驾车游山玩水。白云: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敛晴壑
【注释】: 悲纨扇:感叹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思念。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并非是秋天的节气到了。难道是因为恩情已经改变吗? 掩颦人已无:掩藏自己的哀怨。 委箧凉空在:把自己的箱子(或包裹)丢在一边,里面的东西却依然空空如也。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怎么可以永远不发(指不与自己见面),反而使自己的容颜黯淡消减呢? 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
【注释】 芜:草盛貌。形影:形体,影子。觏(gòu):遇见。中宵:深夜。绵思:绵延的思绪。霭(ài):微风轻拂。惊魂:惊慌失措。飒:疾驰的样子。兹夕:这夜晚。坐令:致使。颜鬓凋:使容颜发白。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深秋之夜,独坐幽室,触景生情,追忆往昔,感叹身世。开头两句“岁月转芜漫,形影长寂寥”,是说时间已经消逝了,自己的影子也变得孤零零了。“形影”句中的“长”字,写出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之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