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重九登滁城楼忆前岁九日归沣上赴崔都水及诸弟宴集凄然怀旧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 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 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凋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 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 注释:今天重阳节举行宴会,去年我回到京城参加崔都水和各位弟弟的宴会。今天是重阳节,我们一起来登高赏秋吧。嘉节指美好的日子,即重阳节;周辰指周朝的年号,这里借指重阳节。秋天的山景清新宜人
【注释】 兹邑:这里。 嘉会常在目:美好的景象常常在眼前。 二九:二九即二月九日。 戚戚:忧愁的样子。 居人少:居住的人很少。 茫茫:辽阔无边。 风雨经旧墟:经过风雨,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毁垣:倒塌了的墙。 迷往躅:迷失了往昔的脚步。 门临川流驶:家门紧邻着大河奔流。 羁雌:囚禁在笼中的鸟。 多累恒悲往:经历了许多苦难,总是怀念过去的时光。 长年觉时速:年年岁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中复留
【诗句释义】: 1.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 - “山郭”:指园外的小山和城郭。 - “悄悄”:形容静谧无声。 - “娟娟”: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 2. 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 - “景清”:景色清新。 - “神已澄”:精神变得清澈。 - “事简”:事情简单。 - “虑绝牵”:烦恼被排除,心思宁静。 3. 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 - “秋塘”:秋天的池塘。 - “衰草”:衰败的草地。
夏夜忆卢嵩 霭霭高馆暮,开轩涤烦襟。 不知湘雨来,潇洒在幽林。 炎月得凉夜,芳樽谁与斟。 故人南北居,累月间徽音。 人生无闲日,欢会当在今。 反侧候天旦,层城苦沈沈。 注释: 1. 霭霭:形容天色阴沉、昏暗的样子。 2. 高馆:高大的房屋。 3. 开轩:推开窗户的意思。 4. 湘雨:湘江边的雨水,这里指代卢嵩。 5. 幽林:深深的树林,这里指的是卢嵩的居所。 6. 炎月:炎热的夏季。 7. 芳樽
池上怀王卿 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 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 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 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 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 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注释: 1. 幽居捐世事: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2. 佳雨散园芳:好的雨滋润了花园中的花草。 3. 入门霭已绿:刚一进门就看到庭院里的树木都变绿了。 4. 水禽鸣春塘:池塘里的水鸟在春天里鸣叫。 5. 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
翻译: 微雨洒在高高的树林上,尘埃自然而然地消散了。 心中耿耿不能平静,夜已过半但仍未入眠。 独自一人被冷簟惊醒,突然发现愁鬓已变白发。 谁能在这样的夜晚,不被这满襟的忧愁所感动? 注释: - 微雨: 轻微的细雨。 - 高林: 高大的树木或森林。 - 萧散: 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比喻事物的自然散去。 - 耿耿: 形容心里有事情放不下,难以平静。 - 沈沈: 深沉、厚重的样子。 - 长簟冷:
【注释】 冷食:清明节时吃的食物。方多病,正因有病而食冷食。开襟一欣然:解开衣服,心情舒畅。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最终想到故乡(长安)。 【赏析】 此为清明日忆诸弟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以“冷食”领起全篇,交代了时令和节令。“多病”,说明身体不好,不能像平时一样去郊外踏青、游赏,只能在家中“开襟”,以“欣然”的心情去面对现实。 第二句承上启下
【注释】 忆沣上幽居:回忆在沣水上的幽静住所。 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你一来就会离去,就像现在这样厌恶樊笼一样。 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何况我是住在森林里的隐士,早晨穿上朝服坐在南宫。 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只有那鸟儿还在问,它好像还是从沣水的东边飞来的。 【赏析】 诗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前四句说自己一来就要离开,就像厌恶樊笼一样。后四句写自己住在森林里,早晨穿上朝服坐在南宫
晦赏念前岁,京国结良俦。 注释:在京城中结交了良朋好友。 骑出宣平里,饮对曲池流。 注释:骑着马走出了宣平里,面对着曲池的流水饮酒。 今朝隔天末,空园伤独游。 注释:今天分别后,独自一人在空荡的园林中游玩。 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 注释:雨停之后,树林中的光线变得明亮,池塘边的鸟叫声也变得幽深。 凋氓积逋税,华鬓集新秋。 注释:农民们欠下了赋税,我的白发也开始聚集,迎来了秋天。
【赏析】 这是一首答杨奉礼的诗。全诗十句,可分为四层。首四句写山中景色,以“自得”、“旷若”、“生尘”三个词来表现与世俗隔绝、心境恬淡的情趣。中间四句写与杨奉礼相聚时的欢乐情景。后六句写山中所见景物,以及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并以“一咏”结束全诗。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这两句是说,因有病而守着这偏远的山郡,却能自在地接待远方的贵宾。“自得”二字道出了他内心的得意和欢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