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春睡 午窗春睡足,推枕起来时。 瘦怯罗衣褪,慵妆鬓影垂。 旧愁消不尽,新恨忽相随。 有蝶传魂梦,无鸿寄别离。 注释: 1. 午窗春睡足:午窗,即中午的窗户;春睡足,即春天里睡得非常舒适、惬意。 2. 瘦怯罗衣褪:瘦怯,形容人瘦弱、憔悴;罗衣,指丝织的衣服;褪,指脱去。 3. 慵妆鬓影垂:慵妆,指懒洋洋地梳妆打扮;鬓影,指鬓边的发丝;垂,下垂。 4. 旧愁消不尽:旧愁,指过去的忧愁;消不尽
《中秋》 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 欲赏今宵月,须登昨夜楼。 露浓梧影淡,风细桂香浮。 莫做寻常看,嫦娥亦解愁。 注释: - 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秋天一到总是生病,很难度过这个中秋节。 - 欲赏今宵月,须登昨夜楼:想要欣赏今晚的月亮,必须要登上昨晚的楼。 - 露浓梧影淡,风细桂香浮:露水浓重时梧桐树叶影子淡薄,微风吹过桂花飘散出香气。 - 莫做寻常看,嫦娥亦解愁:不要把它当成平常的事物去看
积叶冷翻阶,痴云暗海涯。 楼高劳望眼,天暝隔吟怀。 宛转愁难遣,团圆事未谐。 四檐飞急雨,寂寂坐空齐。 注释: 1. 积叶冷翻阶:形容秋雨连绵不断,叶子堆积在台阶上,显得寒冷而湿润。 2. 痴云暗海涯:形容天空中的乌云笼罩了大海的边缘,给人一种迷蒙的感觉。 3. 楼高劳望眼:形容站在高楼之上,目光被远处的风景所吸引,却无法看清细节。 4. 天暝隔吟怀:形容夜晚降临,天色渐暗
【注释】 景近清明节,垂杨翠缕长。 塞鸿归朔漠,海燕度潇湘。 塞外大雁飞往北方边塞,江南燕子飞过湖南湖北一带。塞外:指北方边塞;潇湘:泛指南方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花丽繁争锦,莺娇巧转簧。 百花竞相开放,争比谁更艳丽;黄莺鸣啭如簧,婉转悦耳动听。花丽:花朵绚丽;莺娇:黄莺鸣叫娇美动人。 西园正明媚,收拾入吟乡。 美丽的园林在春日里显得特别明亮,我准备把这里的美好景物写进诗中。 【赏析】
【注释】 ①阁泪抛诗卷:把眼泪洒在诗稿上,表示伤感。 ②酒独亲:独自饮酒。 ③客情方惜别:客人的离别心情正浓重。 ④心事已伤春:心中的愁绪已经随着春天到来而滋生。 ⑤柳暗轻笼日:柳树荫下,阳光斜照。 ⑥花飞半掩尘:花瓣随风飘落,一半遮住了尘埃。 ⑦莺声惊蝶梦:黄莺的鸣叫声惊醒了蝴蝶的美梦。 【赏析】 此诗为伤春之作,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伤春之情。 “阁泪抛诗卷”,诗人因伤春流泪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拭”是“擦”,表示动作;“凭阑久”是“靠在栏杆上很久”;“柔风拂面吹”是“和煦的微风轻轻吹过脸颊”;“莺花争妩媚”是“黄莺和百花都争着娇媚”;“诗酒斗清奇”是指“诗歌和美酒都各具特色,争奇斗艳”;“清明”是清明节;“上巳时”是上巳节;“莫萦寻俗事”意思是“不要纠缠世俗的杂事”;“随意乐春熙”意思是“随心所欲地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答案】 译文
春日感怀 寂寞的旅人,满怀愁绪,在二月中旬的伤春时节里。 怜惜花儿,讨厌夜晚的细雨,身体虚弱,畏惧东风阵阵。 无法忍受黄莺的鸣叫声,难以忍受蝴蝶梦般的空幻。 海堂已经睡足了一天,帘幕的影子映照出温暖的阳光
卜算子·咏梅 竹子丛中斜插一枝,映衬着竹林更显幽静清幽。雨后清新雅致的梅花画难以描绘,浅水中横斜着疏影摇曳。春风轻轻拂过吹动小单于,心事重重让人深深省悟。风前飘动着淡淡的暗香,月色侵袭下花朵显得冷清孤寂。 注释: - 竹里一枝斜:在竹子丛中斜插着一枝梅花。 - 映带林逾静:映衬着树林更加宁静肃穆。 - 雨后清奇画不成:雨后清新雅致的梅花画难以描绘。 - 浅水横疏影:浅水中横斜着疏影摇曳。 -
【解析】 (1)“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独自行走,独自坐着,独自歌唱,独自应对酬谢,独自躺着。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长时间站立着使人伤心,无可奈何的轻寒侵袭着我的身体。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这番心事有谁知道?泪水洗尽了我脸上的残妆,只剩下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忧愁和疾病同时到来,挑尽了寒夜的灯火,使我难以成眠。 【答案】 译文:独自行走、坐着、唱歌、应酬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 欹枕裴回,又听一声乾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 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 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 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