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注释】 1. 妇女慵经织:慵,指懒惰;经织,指纺织。 2. 男夫懒耨田:耨,锄草。 3. 轻浮耽挟弹:轻浮,指不务正业,只图享乐;挟弹,指拿着弹弓。 4. 跕躧拈抹弦:跕躧,指拖着鞋;拈抹弦,指弹奏乐器。 5. 冻骨衣应急:冻骨,指严寒天气;衣,指衣物;应急,指在紧急情况下。 6. 充肠食在先:充肠,指充饥;在先,指在首要位置。 7. 今谁念于汝:今,指现在;谁,指谁;念,指怀念;汝,指你们。
注释: - 诗三百三首:指《诗经》中的第33首,是一首讽刺诗。 - 有汉姓慠慢,名贪字不廉:意思是说这个人姓氏为“汉”,名叫“慠慢”,他的姓名中没有一个字是好的(廉洁)。 - 一身无所解:意思是说他一个人无法理解或解决所有的事情。 - 百事被他嫌:意思是说他对任何事物都感到不满或嫌弃。 - 死恶黄连苦,生怜白蜜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对于死亡的厌恶和对生命的喜欢
【注释】 《诗三百三首》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所辑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十三篇,因称《诗三百三首》。这里所说的“山楹”,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云卷兮霞缨”,形容山峰云雾缭绕如五彩的丝带。“秉芳兮欲寄”,意为怀抱着芬芳的芳草,却难以寄去。“路漫漫兮难征”,道路漫长而艰难,难以通行。“心惆怅兮狐疑,年老已无成”,心中惆怅不安,疑虑重重,年老体衰,无所成就。“众喔咿斯”,“众”指众多,“喔咿斯”即众人喧嚷嘈杂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荒诞的画面:猪居然会吃人的尸体和内脏,而人却在吃猪的排泄物。这种颠倒的食物链让人匪夷所思。 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这句诗揭示了一种道德沦丧的现象:人们竟然认为猪的恶臭是美的象征,而自己的恶臭则是丑陋的。这种对美的扭曲认知让人感到震惊。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 这句诗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猪在死亡后会被扔进水中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 诗句解析: 1. `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 - “浩浩黄河水”形容黄河的水势浩大而广袤,“东流长不息”则表达了河流永不止息的流动状态。这里用黄河水的广阔和持续流动来比喻人生或世事的持久与不易。 2. `悠悠不见清,人人寿有极。` - “悠悠不见清”意味着时间虽然流逝,却难以捕捉到清晰的痕迹或终点,“人人寿有极”则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
【注释】 “诗三百三首”,泛指《诗经》中的诗歌。“默”:沉默,不言语。“后生”,年轻后来者。“所”,是、为。“述”,传述、记载。“智日”,智慧的一天。“由”,通“犹”。“夭疾”,夭折、早逝。“土牛”,耕田用的犁头。“石田”,石质的田地。“得稻”,获得稻米。“日”:同“而”。 【译文】 默默无声地永远不说话,年轻的后来者怎么来记载。 隐居于山林中,智慧一天怎能显露? 身体干枯不是坚固的卫护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山中为何如此寒冷,自来非今年。 山脉连绵不断积雪,幽深的树林常吐烟雾。 草木在芒种后生长,树叶在立秋前落下。 这里住着痴迷于世俗的客人,他只能窥探而无法触及天。 注释: - 诗三百三首:指《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共33篇。 -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表达了山林中的寒冷与常年不变,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 - 沓嶂恒凝雪:形容山脉连绵起伏,积雪覆盖
山中隐居者心绪悠悠,常常感慨岁月流逝。 辛勤采集草药寻求长生,但终究无法成仙。 庭院空旷云卷云舒,林间明月高悬。 不归何处为家,只能相留连桂树。 逐句释义: 1. 山客心悄悄,常嗟岁序迁。 注释:山中之人内心孤独、寂寥,感叹时光飞逝。 2. 辛勤采芝术,搜斥讵成仙。 注释: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始终无法成为仙人。 3. 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圆。 注释:庭院开阔
【注释】: 1. 诗三百三首,指《诗经》中的三百六十五篇。 2. 若人,你。逢鬼魅,遇到鬼怪。 3. 第一,第一个。莫,不要。惊懅(jiàn),害怕。 4. 捺硬,压抑、抑制。莫采渠,你不要采摘它。渠,通“其”,它。 5. 呼名自当去,呼唤它的名字就会自动离去。 6. 烧香请佛力,烧香祈求佛的力量。佛力,佛教徒认为佛有无边的威神之力,可以保佑自己平安无事。 7. 礼拜求僧助
【注释】 ①“乘兹”(zī)朽木船:乘着这腐朽的小船。②“采彼”(bǐ)纴婆子:采摘那茂盛的桑树。③“行至(zhí zhì)大海中”:走到大海里。④“波涛复不止”:波浪再起。⑤“唯赍(jī)一(yī)宿粮”:只带着一夜吃的粮食。⑥“去岸三千里”:离开岸边有三千里远。⑦“烦恼从何生”:烦恼从哪里产生?⑧“愁哉缘苦起”:忧愁是因为苦的缘故才产生的。 【译文】 乘坐着腐朽的小船,采集着茂盛的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