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整首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辨别手法。“美人别我去”“春恨满蘼芜”是说美人已离去,春天的恨意弥漫于花草丛中;“况是新秋夕”是说何况又是这秋天的夜晚;“月纤京兆画,星点汉皋珠”是说月亮像纤细的水墨画一样清晰,星星如珍珠般在夜空闪烁;“峰霞张锦颊,池潋湛清矑”是说山峰上霞光映照出艳丽的红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分析,最后组织语言答题即可。 本首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平仄协调,节奏鲜明。 第一联:“百斛扛文鼎,千帆掣驶樯。”百斛(100石)为一钧,千帆为万,文鼎为玉鼎,千帆为船。此两句以文鼎
无为寺 凉雨敞金天,暝峦凝紫烟。 复有兔鹿径,斜通龙象颠。 馀霞带飞阁,流波澄远川。 危磴三休至,层台四望悬。 佳游惜落景,愁思怯离弦。 非关兴尽返,良为怀抱牵。 释义: 1. 凉雨洒落,天空显得更加明亮,山峦在雨中显得更加幽静,紫色的烟雾弥漫在山谷之间。2. 山间有一条小路,两旁是兔子和鹿走过的痕迹,它斜穿过一座山峰,通向一个高高的塔顶。3. 夕阳余晖映照着亭台上飞檐翘角
酬张子上卧疾 幽忧子伏枕,寂寥予闭关。 谁言弹丸地,若阻重甗山。 朱羲陆将改,清商节欲还。 羃庭书带静,文波屏风闲。 鸣琼罢鱼翕,窥棋忘豹斑。 牵率酬兰藻,俯仰企芝颜。 注释: 1. 幽忧子:诗人自指。 2. 羃:安静、寂静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安静”一词的繁体字。 3. 陆将改:陆,陆地;将,将要;改,改变。 4. 清商节欲还:清商,指音乐;节欲,节制欲望;还,返回。 5. 羃庭书带静: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押韵,体现了李白的诗歌特色。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赠汪泉翁 西土滇云镇,南天执法星。 尚书崇禹卫,大雅重周屏。 圣化彰无外,皇心伫靡宁。 分弓弨质绣,挂剑倚潭青。 吉日占风角,凶门背斗刑。 威声先象渚,敌忾到麋泠。 玉帐通降表,金标巳勒铭。 风驰凌汛扫,火急验灰钉。 春壤重看辟,霄关遂不扃。 帝图舆外拓,玉略俎边经。 勋业今昭鼎,文章旧发硎
这首诗是蔡伸在五月四日,也就是端午节那天,被邀到三塔寺大观堂参加一个诗会。他在诗中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和心情。 他看到了青冥鸟外檐,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天空的高远和辽阔。接着,他用翠霭云中路来形容当时的天气,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他提到了暇日从公游,淑景同人聚,这里的暇日表示闲暇的时间,从公游则表明他和其他人一起去游玩。淑景则形容美好的天气和景色。同人聚则意味着大家聚在一起,一起欣赏美景
【注释】 菁:草。 千章树:指松柏。 幽涧:深谷。 湔湔(jīn):洗刷。 枕流:卧于溪流旁。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古诗,写诗人在山间幽静的林中漫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六里菁何深”中的“菁”字点明了地点,也表达了诗人的惊讶之感,他发现这片幽深的山林竟有如此茂密的青草。“千章树如荠”,这两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松柏郁郁葱葱
【解析】 (1)“五日泛湖”是这首诗的诗题,点明了这首诗写的是游览湖光山色之事。首句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2)“鸡鸣海色动,日出林霏开”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晨曦图,诗人在黎明时分便来到湖边,目睹了海上的霞光和林中的雾气,并感受到了它们带来的变化。这两句中,“动”和“开”都是动词,“海”和“林”分别指代大海和山林,“色”和“霏”则形容景物的状态,生动地描绘了海上和山林在早晨时分的变化。
温泉 神丘隐云岊,灵源渺天河。 阴火煮玉泉,阳晕潋朱波。 吹律岂邹子,炼石疑娲娥。 乳窦沉水碧,埼梁起盘涡。 渐渐不濡轨,汨汨常盈科。 偕赏玩仙液,蕴真洗人痾。 浴兰兴远思,沐芳咏遗歌。 铜池汉霤侧,扣墄骊山阿。 朝宗阻江汉,褰裳限牂牁。 天隅感流落,日蕳吟蹉跎。 译文: 神丘隐云岊,灵源渺天河。 阴火煮玉泉,阳晕潋朱波。 吹律岂邹子,炼石疑娲娥。 乳窦沉水碧,埼梁起盘涡。 渐渐不濡轨
【注释】1.峨石:山名。2.李子:即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3.选句:《文苑英华》《艺文类聚》等书中都收录了李诗,这里指李的诗作。4.美人仙李姿:意谓李白的美貌如仙女一般,超凡脱俗。5.瑶草:传说中仙人所食之物,亦指仙境中的草药。6.讵(jù)、旋岚风:意为“哪”、“忽然”。7.归信方浩渺:指书信远在千里之外。8.同心者:意谓彼此心意相投的朋友。9.殊怀抱:意谓有别样的想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