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
赤壁怀古 水势汹涌向江东,此地曾闻火攻功。 怪来凭吊日边事,岸花焦灼尚余红。 注释: 1. 水势汹涌向江东:指长江水流浩荡向东流去,水势汹涌。 2. 此地曾闻火攻功:指此处是火烧赤壁的地点,曾听说这里曾经用过大火攻击敌人。火攻是一种用火的力量来攻击敌人的战术。 3. 怪来凭吊日边事:指奇怪地来到这个地方来凭吊那些过去的事情。日边事,是指与太阳有关的事情,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传说。 4.
宝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崚嶒傲九州,不信大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诗句输出: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译文注释:寒风吹拂着窗棂,轻轻摇曳着窗帘,使得人懒得去回廊漫步。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寒冷、室内温暖的画面。“寒风”与“窗户”形成对比,突出了室内的温暖;“垂帘”则暗示了人物的动作和心境。整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在寒冷中的孤独感和对暖意的向往。同时,“懒向回廊步”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某种状态,可能是对外界的冷漠或是内心的迷茫。
翠楼怨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但恐玉箫难再,愁煞韦皋。 这首诗是一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解读: 翠楼怨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满江红 · 肮脏尘寰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豪杰。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醉摩挲长剑作龙吟,声悲咽。 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时雪。劝吾侪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玦。算弓鞋三寸太无为,宜改革。 注释:这首诗的注释主要是对诗中关键词语的解释。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陆游的名篇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寻知音。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注释: 1. 祖国沉沦感不禁 - 感受到祖国正遭受沉沦的痛苦。 2. 闲来海外寻知音 - 我闲暇之余在海外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3. 金瓯已缺终须补 - 我们国家已经出现了裂痕,最终需要有人去修补。 4. 为国牺牲敢惜身 - 为了国家的需要
杞人忧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 注释: - 杞人忧:出自《列子·天瑞》中的典故,比喻无谓的忧虑和担心。 - 幽燕: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北部地区,这里特指中国北方的燕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战争或紧急消息的信号,此处指代战乱。 - 收:结束、停止的意思。 - 中洋:指中国南海的海域,也即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海域。 - 未休
【诗句解析】 - 对酒:此句直接点明主题,即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 【译文】 不惜千金买好刀,换酒豪饮也心豪; 热血沸腾勤珍重,挥洒之后仍如碧波涛。 【注释及赏析】 1. 不惜千金买宝刀:形容不惜花重金购买一把锋利的刀,用以比喻对待重要事物时的态度和行动。 2. 貂裘换酒也堪豪:用貂皮换酒来豪饮,也显示了一种豪迈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3. 一腔热血勤珍重:指内心充满了激情和热血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民族情感的诗歌,它以“宝刀歌”为题,通过回顾历史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1. 宝刀歌: - 诗句解释:这是诗的题目,意味着接下来的叙述将以“宝刀”为主线。 - 关键词注释:宝刀,指代历史上著名的剑或刀,这里可能指的是黄帝时期的大刀,象征英勇和力量。 - 赏析:题目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诗句一: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注释与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写晴朗的湘山景色,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感。"微"字描绘出山色的柔和,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在繁忙之余寻找片刻宁静的愿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美的向往。结尾的“独醉归”更是点明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诗句二: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