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 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 好言兵,善射。 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 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 瑾诛,任庐陵知县。 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 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 世宗时封新建伯。 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 先后用兵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八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七
问《律吕新书》。 先生曰:“学者当务为急,算得此数熟亦恐未有用,必须心中先具礼、乐之本,方可。且如其书说多用管以候气,然至冬至那一时刻,管灰之飞或有先后,须臾之间,焉知那管正值冬至之刻?须自心中先晓得冬至之刻始得,此便有不通处。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六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五
问“哭则不歌”。 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四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三
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 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二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一
问:“文中子是如何人?” 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惜其蚤死。” 问:“如何却有续经之非?” 曰:“续经亦未可尽非。” 请问。良久,曰:“更觉‘良工心独苦’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九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