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字阳明,号阳明山人)的一首赴谪诗。正德丁卯年,也就是1507年,他因反对宦官专权而得罪了皇帝,被判去贵州龙场驿当驿丞。这首诗就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猗猗涧边竹,青青岩畔松。 注释:猗猗,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涧边,指靠近溪流边的竹林。青青,形容松树翠绿的颜色。岩畔,指的是山岩旁边。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植物
南溟有瑞鸟,东海有灵禽。 飞翔聚集在上苑,结伴珍树林中。 顾言装饰羽毛仪态,共舞箫韶音乐之声。 风云忽变中失散,一失难再相见。 瑞鸟被束缚难以飞,灵禽投荒无人烟。 天气变化时雨雪积,长江汉水虞罗捕猎。 鸟儿哀哀叫寻找同伴,病弱之翼飞不了。 百鸟也有千百只,谁能理解它们的心? 南岳有竹实,丹溜青松阴。 何时能共同栖息?永远托付于云泉深。 注释: - 南溟:南方的大海。 - 瑞鸟:吉祥的象征
谪居聊假息,荒秽亦须治。 凿巘薙林条,小构自成趣。 开窗入远峰,架扉出深树。 墟寨俯逶迤,竹木互蒙翳。 畦蔬稍溉锄,花药颇杂莳。 宴适岂专予,来者得同憩。 轮奂非致美,毋令易倾敝。 龙冈新构其一(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贬贵阳龙场驿作) 注释: 1. 谪居聊假息:被贬谪后,暂且找个地方暂住。聊,暂且。 2. 荒秽亦须治:荒芜的田地也需治理。 3. 凿巘薙林条:在山崖上开凿,把树木清除。 4.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其二 【注释】: ①僮仆自相语:僮仆自己相互交谈。 ②洞居颇不恶:在洞中居住颇觉舒适。 ③人力免结构:凭借自己的力量免去了修建房屋的劳碌。 ④天巧谢雕凿:大自然的巧妙胜过人为的雕琢。 ⑤清泉傍厨落:清澈的泉水从厨房旁流过。 ⑥翠雾还成幕:翠绿的云雾像帷幕一样飘荡在空中。 ⑦嬉偃:嬉戏。 ⑧主人自愉乐:主人自己快乐。 ⑨棨戟荣:指官府的仪仗和车马,这里指显耀、荣耀。
注释: 1. 我闻莞尔笑,周虑愧尔言。我听说你莞尔一笑,周虑惭愧你的话语。 2. 上古处巢窟,抔饮皆污尊。上古时期人们住在巢穴里,用土杯喝水,连酒尊都弄脏了。 3. 冱极阳内伏,石穴多冬暄。寒冷的冬天,太阳藏在地底下,石穴中多是温暖的。 4. 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像豹子一样隐藏在文始泽,龙蛰藏身,身体却得以保存。 5. 岂无数尺榱,轻裘吾不温。难道没有数尺高的建筑,轻裘之人我却不感到温暖。
【注释】: 赴谪:古代官员被降职或贬黜,称“赴谪”。 蕨菜:一种野菜。 西山下:指贵州龙场驿附近的山中。 扳援:攀援,攀爬。 崔嵬(cuīwéi):高峻的样子。 乡国:家乡。 摧:摧折、毁坏。 颓阳:落日,落阳。 南归断舟楫(jí): 南归的船只和船桨都已断绝。 北望多风埃: 往北望去,到处都起尘土。 已矣(yǐ)供子职:我已是暮年之人,只能供给你一点微薄的俸禄。 子职:对儿子的职责。
【注释】 1. 赴谪诗:作者被贬谪时所作的诗。正德丁卯年,即弘治七年(1492年),赴任贵州龙场驿。 2. 空谷多凄风:形容荒凉的山谷中,寒风呼啸。 3. 树木何潇森:树木显得多么苍郁、森严。 4. 浣衣(huàn yī)涧冰合:洗涤衣物的山溪结冰了;涧,山间流水小沟。 5. 采苓(líng)山雪深:采摘茯苓(一种中草药)的地方积雪很厚。 6. 离居寄岩穴:离别后,我寄居在岩石洞穴之中。 7.
观稼(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注释: 1.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在低洼的田地种植稌(水稻),在高地种植稷(玉米)。 2.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种植蔬菜需要土壤疏松,种植山药需要土壤湿润。 3.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其一 (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注释: - 古洞:古老的洞穴。 - 閟(bì):封闭,隔绝。 - 荒僻:荒芜偏僻。 - 虚设:空虚的设置。 - 相待:等待别人来接待。 - 披莱:穿过莱子山。 - 风磴(dèng):险峻的山路。 - 移:迁移。 - 幽:幽静。 - 营炊:准备炊事。 - 岩窦(yuàn dòu):石穴,岩石形成的孔穴。 - 夷坎
【赏析】 此诗为作者赴任途中途经龙场驿时所作。首句即点明谪居龙场,后三句是说在龙场的生活情况:荒山野地中,自己可以耕种,钱也容易凑齐;当地百姓多以火耕为主,自己也能仿习,方便多了;到春天还没有过去,有几亩地种上庄稼就已足够了。下面五句是说自己在龙场所作的事情:不仅养活自己,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贫困问题;把剩余的庄稼分给鸟儿、雀儿吃。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在龙场上劳作的情景:早晨出耒耜(农具),天气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