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疾行善步,两不能全。 - “疾行”和“善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两种不同的行走方式或速度,暗示着速度的快速变化。"两不能全"表达了两者无法同时达到完美或完整,可能是形容某种平衡被打破的状态。 - 关键词注释:“疾行”指速度快的行动;“善步”意指平稳或慢速的步伐;"两不能全"表示两者难以兼得。 2. 暴长之物,其亡忽焉。 - "暴长"意味着迅速增长或发展
诗句: 1. 酱百二瓮,帝岂尽甘? 释义:一百二瓮的酱,难道都是甜的吗? 2. 韵八千字,人何乱探? 释义:八千字的韵文,人们怎么胡乱探索? 3. 次韵自系,叠韵无味。 释义:次韵和叠韵自然形成,却让人感到乏味。 4. 斗险贪多,偶然游戏。 释义:在追求冒险和数量的过程中,人们偶尔会玩一些游戏。 5. 勿瓦缶撞,而铜山鸣。 释义:不要像瓦缶一样碰撞,而是像铜山一样发出响声。 6.
诗句释义: 1. 万卷山积,一篇吟成。 注释:拥有大量的书籍和知识,最终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智慧凝聚于一篇诗作中。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积累和创作过程的感悟,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才能将知识和思想凝练成一首诗。 2. 诗之与书,有情无情。 注释:诗歌与书本之间,既有情感的联系,也有可能成为无感情的工具。 赏析:揭示了诗歌与书籍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诗歌是情感的表达
【诗句释义】 1. 古人的诗歌容易,门户独开:古代的诗人创作起来较为容易,他们的作品风格独特,思想感情表达直接。 2. 今人的诗歌难,群题纷来:现在的作者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需要面对众多的题材和问题。 3. 专习一家,硁硁小哉!:只专注于一种风格或题材的创作,是显得狭隘和缺乏创新的表现。 4. 宜善相之,多师为佳:应该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多向不同的领域学习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5.
诗句 用一僻典,如请生客。 注释: 使用一个不常用的典故,就像邀请客人一样。 如何选材,而可不择? 注释: 如何选择材料而不挑剔? 古香时艳,各有攸宜。 注释: 古典与时尚,各有适宜之处。 所宜之中,且争毫厘。 注释: 在适宜的事物中,也要争取微小的差异。 锦非不佳,不可为帽。 注释: 锦不是不好的,但不适合作为帽子。 金貂满堂,狗来必笑。 注释: 金貂满屋
【诗句释义】 1. "虞舜教夔":虞舜是中国古代的圣明君主,夔是古代的一种神话生物。这句诗意味着虞舜教导夔(一种神话中的声音或诗歌),告诉它“诗言志”。 2. "曰‘诗言志’":虞舜对夔说,诗歌是用来表达志向和情感的。 3. "何今之人,多辞寡意?":现在的人,虽然有很多言辞,但大多缺乏深意。 4. "意似主人,辞如奴婢":意思是说,人们表达的思想像主人一样坚定,但语言表达却像奴婢一样无力。 5
《游桂林诸山记》 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是焉而游。先登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北下至风洞,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 【译文】:凡是山,离城的距离总是很远,只有桂林的山离城特别近。我住进知府衙门里,吃过晚饭后,就在这里游玩。我先登上了独秀峰,经过三百多个台阶,来到了山顶,看见整个城中的烟火就像一幅画。往北走来到风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游桂林诸山记》。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翌日,往南薰亭。 - 堤柳阴翳,山淡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 - 又翌日,游木龙洞。 - 洞甚狭,无火不能入,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离离可摘,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 - 再至刘仙岩,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 - 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 - 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
解析 1. 诗句: -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描述了一个村庄在晚晴天下的景象,其中桃花映照在水中显得格外鲜艳。 -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询问放牧的儿童去了哪里,而牛背上的一只鸥鸟似乎正在休息。 2. 译文(逐句翻译): -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In the village by sunset, bright flowers reflect on the
诗句: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善学邯郸,莫失故步。 善求仙方,不为药误。 我有禅灯,独照独明。 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译文: 学习就像弓箭,才能如同箭头,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射中目标。 善于学习的人,不要迷失在旧的道路上,要勇于创新,寻找新的学习方法。 善于寻求仙方的人,不要被药品所误导。 我有一盏禅灯,独自照亮自己,不索取他人的东西,即使老师也不能成为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