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买菜,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喊叫。她对儿子说:「你回去吧,在家等我杀猪给你吃!」妻子赶回家去的时候,曾子正要捕猪来宰杀它。妻子阻止他说:「只不过是和小孩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不是和小孩玩的,他并不是无知的孩子,是等着父母教导他的呀!听从父母的话教育他。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哄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爱了,这不是用来成全教育的方法
宋元公使与田忌逐楚国之客于淮上,闻其善鼓瑟,召而教之。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宋元公使与田忌逐楚国之客于淮上,闻其善鼓瑟,召而教之。 滥:乱;充数:凑数 齐宣王派人吹竽给三百人。南郭先生请为大王吹竽,宣王很高兴,给他很多粮食和仆役。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了,喜欢听一个又一个的演奏,处士逃走了
译文: 郑国有个人打算买鞋,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长度,在家坐下时把量好的尺寸放在了座位上。到集市上去买东西的时候,却忘记带尺子。等回到家后拿尺子来测量自己脚的大小,才发现忘记了带上尺子。回来的路上已经没有时间去买鞋子了。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亲自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那人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愿意依赖自己的感觉。” 赏析: 郑人买履的故事源自《庄子·外篇》中的寓言故事,“度”指测量
——《韩非子·说难》译文:宋国有个有钱的人,天下大雨,墙倒塌了。他的儿子说:“不修缮,一定会有强盗来偷东西。”他邻居的老人也这样说。傍晚的时候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这家人非常信任自己的孩子,却怀疑邻人的父亲。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智子疑邻”出自《韩非子·说难》,原文如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译文:宋国有个有钱的人,天下大雨,墙倒塌了。他的儿子说:“不修缮
译文:韩非子 · 喻老 · 扁鹊见蔡桓公 作者简介: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韩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提倡改革,反对空谈仁义,“以法治国”,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修四时,不在一民”。著有《韩非子》。 扁鹊(约前480年—前375年),战国时期名医,相传为春秋时期的虢人。他善于用针灸、砭石等方法治疗疾病,并且擅长望色诊病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遽传不用,故曰:“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故曰:“戎马生于郊。” 翟人有献丰狐、玄豹之皮于晋文公,文公受客皮而叹曰:“此以皮之美自为罪。”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以城与地为罪,虞、虢是也。故曰:“罪莫大于可欲。” 智伯兼范、中行而攻赵不已,韩、魏反之,军败晋阳,身死高梁之东,遂卒被分,漆其首以为溲器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