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骍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翻译: 平生听闻您有崇高的志向,您的才气和勇气足以让百夫皆惧。如今您即将踏上通往青云的道路,但请不要因此而过早衰老,因为您并非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胡人的军队已经集结在边疆,汉朝的骑兵则驻扎在云端之上。您作为白马将军,腰间佩戴着红色的角弓
注释: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群公禊饮,于洛之滨。 奕奕车骑,粲粲都人。 连帷竞野,袨服缛津。 青郊树密,翠渚萍新。 今我不乐,含意□申。 译文: 三月三日,是王明府的山亭宴客的日子,也是暮春的好时节,上巳节的良辰美景。 群公齐聚于此,在洛阳之滨举行盛大的禊饮。 车马众多,衣着华丽,人群簇拥,争相展示自己的风采。 帐篷相连,延伸到野外;华丽的服饰,装饰着渡口。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 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 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 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李参军崇嗣的感谢之作。诗人在旅店中收到李参军的礼物,因此写下这首诗表示感谢和欣赏。
庆云章 昆仑元气,实生庆云。 大人作矣,五色氤氲。昔在帝妫,南风既薰。丛芳烂熳,郁郁纷纷。旷矣千祀,庆云来止。玉叶金柯,祚我天子。 非我天子,庆云谁昌。非我圣母,庆云谁光。庆云光矣,周道昌矣。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昆仑山上祥云缭绕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诗中提到“昆仑元气,实生庆云”,意味着庆云源自昆仑山的元气,象征吉祥和繁荣
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 清晨时分,我站在嵩山之上,眺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峦。 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周围的景色被云雾所包围,宛如古代传说中的嬴台(秦始皇的陵墓)一样。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 昔日的朋友曾经喜欢弹奏幽深的琴曲,歌声时而中断,时而延续。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就像我的琴声和我的朋友一样,最终都失去了联系。 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全诗如下: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 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 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沈。 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注释: -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在蓟丘楼上送别贾兵曹,让他去京城洛阳。 -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回想过去在东山的隐居生活,现在却要北征
【注释】 1. 山图:指山水画,也指诗中描绘的山水。 2. 巫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北,传说是神女们居住的地方。 3. 高丘:高高的土山。 4. 鸿溶:鸿流,指云气流动的景象。 5. 蓬瀛:神话中的仙山名。 6. 海水:指云海。 7. 信:确实。 8. 道:这里指道教。 9. 以幽求:以求得精神上的清静。 【赏析】 此诗为咏叹诗人对云烟缭绕之山的喜爱之情而作。首句“山图之白云兮”,以拟人化的手法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内容涉及生死、荣辱等人生哲学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联“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描绘了人生无常,变化多端,生死轮回的主题。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颔联“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艰难与艰辛。玄黄,即天地万物,在这里象征着人生的种种经历和遭遇
【注释】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在渡过峡谷口山时,向补阙王之二赠诗。乔补阙、王二都是诗人的朋友或友人。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峡谷口在大漠的南边,横亘在国境之内。 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chì jī):丛生在岩石中的树木繁茂地生长着;赤山又像要张开嘴翕动一样。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远远望去,群山连绵起伏,形态各异。近看时,它们的颜色并没有区别。 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燕太子丹(公元前237年—公元前226年),是战国时期燕国的王子,燕昭王之子。陈子昂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其四 燕太子》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太子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能之士的怀念以及对盛世的向往。诗中不仅追忆了燕太子丹的历史事迹,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关注。 诗中的“秦王日无道”部分,反映了燕太子丹在秦国的生活和遭遇。秦昭王(即后来的始皇帝)是一位极具野心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