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
夕佳楼联 夕阳山色横危槛;夜雨河声上小楼。 注释:危,高峻。这句的意思是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峦间,仿佛要跨越栏杆进入楼中。 译文:夕阳的光辉映照在山峰之间,好像要跨过栏杆进入高楼。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晚景的诗作。诗人以“夕阳”为线索,将日落时分的景色和听觉感受巧妙地融入到了画面之中。首句“夕阳山色横危槛”,通过对夕阳下山峦的描绘,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注释】: 1. 赠吴筱山联:即《赠吴筱山联》,是作者为好友吴筱山所作的一副对联。 2. 此日盛游:指今日的盛大出游。 3. 同气仰为贤知列:指与自己同气相投的朋友仰慕你是一位贤明的知己。 4. 异时文集:指未来有一天,你们的作品将会汇聚成集。 5. 相期长在天地间:表示你们的期望能够长久地存在于天地之间。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的对联,充满了深情厚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注释: 1. 终古高云簇此城:终古,永远;簇,聚集;此城,指潼关。形容潼关地势险要,常年被云雾缭绕。 2. 秋风吹散马蹄声:秋风吹过潼关,使马蹄声变得飘渺不定,仿佛被风吹散。 3. 河流大野犹嫌束:河流在大地上奔腾不息,但似乎仍然被束缚在潼关的狭窄地带。 4. 山入潼关不解平:山峦在潼关处突然变得陡峭、险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自题小影。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首句“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沧海”和“沙漠”分别代表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四千里外关河”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描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顾。这里的“骨相空谈”和“肠轮自转”都是比喻
潇潇连夜雨声多, 一曲骊驹唤奈何? 我愿将身化明月, 照君车马度关河。 注释: - 潇潇连夜雨声多:形容连续不断的细雨声。 - 一曲骊驹唤奈何:骊驹是古代一种乐器,此处指曲调。唤奈何,用歌声呼唤。 - 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度关河:我希望能够化身为明亮的月光,照亮你的车马,帮助你顺利地度过难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表达对仲兄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之情。首句描绘了连绵不断的细雨
这首诗名为《秦岭》,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逐句解读,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解和赏析。 1. 秦山奔放竞东走,大气莽莽青嵯峨 - 关键词注解:秦山 - 指秦岭;奔放 - 形容气势磅礴;竞东走 - 形容山峰向东方奔腾而去; - 赏析:描述了秦岭的雄伟壮观,山势向东奔涌,给人一种浩大的气势感。 2. 至此一束截然止,狂澜欲倒回其波。 - 关键词注解:至此 - 在这里;一束截然止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效果不对鉴赏错误。此题考查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辘轳鸣,井水寒,三更络绎啼井栏。”这两句写秋景,以“辘轳”起兴,点出“秋苑”,写出了秋天的萧条凄凉
译文 志士叹息流水的逝去,行者悲伤寒风的侵袭。尽管有暖意,但水已逝去无法返回。何况我与同志别离,在千里之外遥遥相望。揽着衣袖哭泣将要离别,芳草青青而春意阑珊。 长途漫漫,道路无边,身体分离,肠断心绝。如何装点轻装上路,用鲛绡缝制云裳?如何振奋行色,宝剑丁香相结?如何表达劳思,东海珊瑚枝头挂?如何安慰辽远,勤修惜日短长。坠欢无续时,美好聚会要相约。 为君歌唱,为君舞蹈。您只管前行,无须自己苦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古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是古诗文重点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对诗歌的主题思想、作者观点、诗歌语言、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等进行鉴赏和评价,分析时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本诗前四句写班固辞别司马相如的情景;后四句写班固出使西域的情况,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非曰发肤有弗爱”意为不是由于爱惜身体的缘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陇山》,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1. 古来形家者流谈山水,云皆源于西北委于东。三条飞舞趋大海,山筋水脉交相通。 - 我谓水之流兮,始分而终合,夫岂山之峙兮,愈歧而愈弱。 - 吁嗟乎,水则东入不极之沧溟,山则西出无边之沙漠。 - 错亘乾坤萃两隅,气象纵横浩寥霩。昔我持此言,密默不敢论。 2. 足迹遍陇石,了了识本原。陇石之山崛然起,号召峰峦俱至此。 - 东南培塿小于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