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芑
诗句释义 1. 烟冷寒炉,月窥帘幕,绕枝惊起南飞鹊。 - 注释:寒冷的夜晚,烟雾缭绕在暖炉旁,月光从帘幕缝隙中偷偷窥探出来,惊动了树上的南飞喜鹊。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寒冷的夜晚,通过烟、冷炉等细节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同时,通过“月窥帘幕”这一动作描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诗意。南飞鹊的出现,则象征着季节的变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2. 可堪孤馆闭清宵,雁鸿声度灯花落。 -
【注释】 榴:一种果树,花果鲜红,可食。 清芬:《诗经·小雅·鹿鸣》有“清馨芬芳”,此处用来形容箬叶的香气。 角黍:端午节吃的一种糯米食品。 鼓吹:古代军中乐器,此处指蛙鸣。 轩窗:窗户。 樾荫:树木的阴影。 冰簟伍:冰制的凉席。 茶烟:茶叶燃烧时产生的烟雾。 鹤梦松间取:像鹤一样在松树之间安眠。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端午节山中人家的生活情景。上片写端午日山村景象,下片写端午日山村生活
【注释】 稷里: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府东。一榻西楹:一榻(床),西楹,西窗。“系维”指挂起蚊帐。 客凄清:客人寂寞凄凉。晓凰传鹤唳,宵雨咽鼍更;“晓凰”(即晓鸟,又名杜鹃)、“鹤”、“龙”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禽异兽,常与仙人相联系。“霄雨”(宵雨)指夏夜的雨。 玉鞭:指玉制的马鞭。又指皇帝的车驾。 滹沱:在河北中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从北向南流经该地。井径:指古道,这里泛指道路。 萍踪随浪远
【注释】: 戊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初度:生日。刘少钟:人名。原:原作。 玩月才过节后,恰逢今日:意思是说,我的生日刚刚过去,又遇上了今天这个节日。 栖迟:安歇休息。鄘南地:指代故乡。 主情深重,绮寮酒醴,银灯肴核:主人的盛情厚谊,华丽的酒席,美味的食品,明亮的蜡烛和果盘等。 叹马齿、忽加又一:感叹自己已经年老,又增添了一岁。 更剪烛西窗,数敦前席:在灯影下更添上一把小剪刀,在西窗下再端坐一次。
【注释】 蝶翅晴翻,柳绵昼飏:指春天的景致。蝶翅,春日里飞舞的蝴蝶;柳绵,春天里飘飞的柳絮。 艳春欲去堪惆怅:春天就要过去了,令人感到惆怅。 青丘:古代传说中的地方,这里指代故乡。 花岛:指家乡的花丛。 萍梗:浮萍般的梗茎,比喻漂泊不定、寄身他乡的人。 东君:春风,这里代指春天。 【赏析】 《踏莎行·送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送别春天时所作。上阕写惜春之情,下阕写惜别之意。
【注释】 1. 惜秋华:惜,珍惜。秋华,指秋天的菊花。九日:指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之极。拟登妙光阁:打算登上妙光阁。不果:没有成功。寄马桂海、及家季乔伯:寄给马桂海及家人季乔伯。 2. 嘹呖:鸟鸣声。飞鸿:大雁。横晴天、似吐悲秋怀抱: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的大雁,似乎在吐出对秋日的悲伤。 3. 懒上层楼:懒得再登高。伤心暮烟斜照:黄昏时,烟雾缭绕着楼台,令人感到忧伤。 4. 更落叶满阶:更,更加
诗句释义与赏析: 1.南柯子 - 词牌名 - 注释: 南柯子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词牌,通常用来创作描绘自然风光、抒情咏怀的诗篇。此词牌名可能暗示了诗中的主题或氛围。 2.岁近鸟飞疾 - 描述季节变化 - 注释: 描述了时间的接近,即接近春天,鸟类因季节变化而活跃。 - 赏析: 这个句子为读者提供了季节的背景,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同时预示了后续对春日景象的具体描写。 3.宵分蜡泪流 -
月中行 闻筝 坐残断续丽谯钟。霜月媚帘栊。 秦筝巧按小墙东。曲度六么红。 想夫银甲谁言冷。轻拨似莺舌潜通。 奈何辄唤雁鸣空。好寄与秋风。 注释: 月中行:在月下行走。行,行走之意。 坐残断续丽谯钟:坐了很久,听不清断续的钟声。坐残,坐得太久,坐累了,没有精力再听了。 霜月媚帘栊:霜月的月光透过美丽的帘子。媚,美丽的意思。 秦筝巧按小墙东:秦地的筝音轻轻地按在那小墙的东面。秦筝,指秦代的乐器筝。
浣溪沙 海气来时夕雨成。小窗重叠绿蕉声。教柔肠与客怀盟。 剪却灯花催短梦。烧残心事怯长更。愁添丝鬓不胜情。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属中调小令。 海气:指海面上蒸腾的水汽。 夕雨:傍晚的雨。 绿蕉声:指雨打在绿叶上的声响。 柔肠:指女子的柔情。 客怀:指客人的心情。 盟:誓言,约定。 剪却灯花:剪去灯花,以驱散心中的烦闷。 烧残心事:烧掉心中未尽之事。 怯长更:害怕深夜的到来。 愁添丝鬓
曝背茅檐披布衲。心闲岁晚无纷杂。比屋柴扉常昼阖。梅香洽。倦眠纸帐容身榻。一任山溪冰尽合。瑶林琼榭风吹飒。芋栗慢煨烧短蜡。整肴榼。声声爆竹除残腊。 注释:在茅檐下晒背,穿着简单的布衣。心情宁静,岁月已晚,没有太多杂事。邻居家的柴门常常白天关闭。梅香四溢,让人感到舒适。我躺在床上休息,享受着安静的睡眠。任由山间的溪流冰块融化,与自然融为一体。美丽的瑶林和琼榭被风吹拂,显得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