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呖飞鸿,横晴天、似吐悲秋怀抱。
懒上层楼,伤心暮烟斜照。
更落叶满阶,风扫残蓼。
当轩云扰。
凭高处、谁称古趣,沉酣落帽。
秋色京华老。
想故园蓉菊,正当佳好。
次第开、水畔放船能到。
萍踪浪寄金台,叹归与、路迢云渺。
应道。
佩茱荚、一人独少。
【注释】
- 惜秋华:惜,珍惜。秋华,指秋天的菊花。九日:指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之极。拟登妙光阁:打算登上妙光阁。不果:没有成功。寄马桂海、及家季乔伯:寄给马桂海及家人季乔伯。
- 嘹呖:鸟鸣声。飞鸿:大雁。横晴天、似吐悲秋怀抱: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的大雁,似乎在吐出对秋日的悲伤。
- 懒上层楼:懒得再登高。伤心暮烟斜照:黄昏时,烟雾缭绕着楼台,令人感到忧伤。
- 更落叶满阶:更,更加。落叶满阶,形容落叶铺满了台阶。风扫残蓼(liǎo):风吹过残留的野草。
- 当轩云扰:当轩,面对着门厅。云扰,即云动,指天空中的云气流动。
- 凭高处:靠着高处。谁称古趣:谁能够称赞这古雅的趣味。沉酣落帽:沉浸在喝酒的乐趣中,以至于酒帽落在地上。
- 秋色京华老:秋天的景色在北京已经变得老去。想故园蓉菊:想念故乡的芙蓉和菊花。正当佳好:正当最美好的时候。
- 次第开、水畔放船能到:按照次序开放,水边放船可以到达。
- 萍踪浪寄金台:像浮萍一样漂泊,把家寄在遥远的金台上。叹归与、路迢云渺:感叹回家的道路遥远,云雾茫茫。
- 应道:应该这样认为。佩茱荚(jiá)、一人独少:应该这样认为,自己一人很少。茱荚,古代的一种香草,用其叶制成的染料染成红色后用来装饰帽子。一人独少,独自较少。
【赏析】
此诗是作者重阳登高赏菊未果后寄给朋友之作,抒发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首句“惜秋华”,点明时间,即重阳节;“九日拟登妙光阁”表明诗人重阳节有登高的打算,但最终未能实现;“不果,寄马桂海及家季乔伯”交代了未能成功的缘由,可能是天气原因或是其他事情耽误所致。
“嘹呖飞鸿,横晴天、似吐悲秋怀抱。”描绘了一幅秋日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图,似乎在倾诉着对秋天的哀思。
“懒上层楼,伤心暮烟斜照。”表达了作者不愿再次登高的心情,可能是因为心情烦闷或者害怕面对黄昏时的景色。
“更落叶满阶,风扫残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落叶满地,秋风扫过,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当轩云扰,凭高处、谁称古趣,沉酣落帽。”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处美景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
“秋色京华老,想故园蓉菊,正当佳好。”诗人回忆了故乡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次第开、水畔放船能到。”描述了故乡的水景,以及通过小船可以抵达的景象,体现了家乡的美好。
“萍踪浪寄金台,叹归与、路迢云渺。”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之路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无奈感慨。